拉丁名: Motacilla flava macronyx(Stresemann)
目: 雀形目
科: 鹡鸰科
属: 鹡鸰属
特征描述: 全长l55~185mm,体形与山鹡鸰相似。头顶灰色或与背同呈橄榄绿色(M f.taivana);腰部稍浅淡;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具黄色端缘,形成2道明显的黄色翅斑;尾羽黑褐,最外侧2对大部白色;颏尖白;下体余部亮黄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l8亚种,中国有9亚种,云南分布4亚种。
采集地: 景洪1960.12.30.,河口l961.5.5;贡山巴坡1973.5.13。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繁殖羽):前额、头顶至后枕石板灰;眼先和眼圈黑;无眉纹,有的仅眼后稍杂白色细纹;耳覆羽灰黑;后颈、肩羽、背至尾上覆羽纯暗绿色;翅黑褐;小覆羽宽缘暗绿色;中覆羽和太覆羽端缘淡黄白色,形成2道翅斑;其余飞羽外翈亦狭缘淡黄白色;尾羽黑褐,亦狭缘淡黄白色,外侧2对尾羽大部白色,仅内翈边缘黑色;翅下覆羽淡黄,具灰黑色横斑;腋羽纯淡黄色;颏尖黄白;下体余部纯亮黄色。 虹膜褐色;嘴、跗蹠、趾和爪均呈黑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 雄性成鸟(非繁殖羽):前额、头顶至后枕灰褐并沾橄榄绿;眼先和眼周黑褐色;无眉纹;后颈、肩羽和背至尾上覆羽呈灰橄榄绿色;翅和尾羽的黑褐色不如繁殖羽深浓,翅上覆羽的端斑和次级飞羽的羽缘亦较苍白,不如繁殖羽鲜黄;下体的黄色亦较浅淡。
分布: 河口、景洪、贡山和云南西部中缅边境Ponsee(Rothschild,1926),为旅鸟。省外分布于内蒙古中部、东北呼伦贝尔盟、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长白山、甘肃、河北、陕西、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四川、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乌苏里、蒙古、朝鲜,冬季南迁至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