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Chalcites xanthorhynchus xanthorhynchus(Horsfield)
目: 鹃形目
科: 杜鹃科
属: 金鹃属
特征描述: 体形与翠金鹃相似,也系一种羽色艳丽的小形杜鹃。翅长约l00mm雄鸟上体为辉紫色,雌鸟则铜绿色。
亚种分布: 紫金鹃共有3个亚种,国内仅分布指名亚种。
采集地: 景洪小勐养l960.4.8.。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整个上体概呈辉紫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具白色横斑;两翅内翈黑褐;颏、喉和上胸与上体同色;自上胸以后为白色,具紫色、蓝色或辉缛色闪光的横斑。 雌性成鸟(据郑作新等,l991):上体淡铜绿色,闪金属光泽;头顶稍暗,飞羽内翈具一斜形栗色块斑;尾羽中央一对与上体同色;外侧尾羽均呈栗色而具白端和黑色次端斑;外翈沿羽干有黑白二色所成的点斑;头侧、颈及下体白色,有淡褐和闪铜色亮光的横斑,横斑在颏、喉处形最窄,在近肛处形最宽。 虹膜红色,眼周绿色而有红环;雄鸟嘴橙黄或亮黄色,雌鸟为苍黄色,但嘴峰及嘴基灰色;跗蹠褐绿色。
分布: 景洪、丽江、维西,可能为留鸟。省外无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马来半岛及其岛屿和菲律宾。
资料: 紫金鹃多单只在森林中树冠上层的枝叶间活动,极不易观察,有时也活动于平原树林。据Ali & Ripley(1969),主要以昆虫、幼虫、甲虫为食;在印度等地产卵期为4—6月,寄主有黄腰太阳鸟和捕蛛鸟。 紫金鹃在云南的居留情况,彭燕章(1980)记述为夏候鸟,而郑作新等(1991)记述为留鸟。All & Ripley对此鸟在印、巴等地的居留情况也不清楚,认为可能是留鸟,也可能是游荡鸟或者是地区性迁徙鸟。由此看来,此鸟的居留情况在没有获得更多的观察资料前,还不能准确断定。 栖息地高度海拔620--275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