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鹀

拉丁名: Emberiza rustica rustica Pallas

目: 雀形目

科: 雀科

属: 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48mm。头顶至后枕黑色;白色眉纹伸达后枕;后颈栗红色;颊纹和颚纹黑色;颏、喉和颊白色;下体余部近白;胸部和两胁具栗红色斑纹。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2亚种,中国有2亚种,云南有l亚种。

采集地: 勐腊勐仑1960.1.8.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冬羽):额基淡棕黄;头顶至后枕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眉纹伸达后枕;后颈栗红色;眼先棕黄;颊纹黑色伸达黄褐色耳羽后缘;颏、喉和颊白色;颚纹黑色;上背和肩羽栗褐色,羽缘淡棕褐,具黑褐色纵纹;下背、腰及尾上覆羽栗褐色,羽缘淡棕褐;翅褐黑;次级飞羽羽缘淡栗色,初级飞羽外缘棕白色;翅上覆羽外缘棕红,羽端白,形成2道白色翅斑;尾羽黑褐;最外侧2对尾羽具楔形大白斑;胸带栗红色,羽缘白;体侧淡棕褐,具栗红色纵纹;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下嘴棕黄色,尖端沾黑;跗蹠:及趾棕黄色。

分布: 勐腊,为罕见冬候鸟。省外见于呼伦贝尔盟、小兴安岭、长白山、南部草河口及丹东、西南部朝阳和下洼,甘肃兰州,为旅鸟;河北、山西南部、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福建,为冬候鸟;沿海一带和新疆喀什及天山,为旅鸟。国外分布于欧洲大部、美洲、亚洲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及日本,冬季偶见于印度东北部。

资料: 单个活动于林缘草丛间。 栖息地海拔600m左右。资源状况为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