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鸮

拉丁名: Phodilus badius saturatus Robinson

目: 鴞形目

科: 草鸮科

属: 栗鸮属

特征描述: 体形似仓鸮,但稍小;头侧有短的羽簇突出;上体栗红,具黑色和白色点斑;面盘及下体葡萄红,下体具暗栗色点斑;尾栗色而具暗褐色横斑。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5个亚种(Peters,1940;Howard&Moore,1980),我国仅录有saturatus亚种。

采集地: 景洪小勐养l958.10.23.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面盘浅葡萄红,眼先及内侧眼缘栗红;皱领白色,具暗褐色或栗红色先端;额、头顶葡萄红;上体余部栗红,后颈杂有黄白色羽毛,其中央有一暗褐色点斑,下背可见不甚明显的白色羽干纹;肩与背同色,羽毛基部棕黄,先端栗红,有时棕黄色基部显露在外,各羽具白色羽干纹及白色和黑色点斑;最外侧小翼羽外(甲+羽)白色,内(甲+羽)栗红,并具暗褐色横斑;飞羽栗红,内(甲+羽)具暗褐色横斑,第l、2枚初级飞羽外(甲+羽)白色,第3枚初级飞羽外(甲+羽)近端白色,且均具中央为暗褐两边为栗红的横斑;尾羽栗红,具黑色横斑;下体(包括覆腿羽)均为葡萄红色,具黑色点斑,下腹中央及肛周羽色较浅,几近白色,胸部羽毛基部棕黄色;翅下覆羽及腋羽浅棕色。 虹膜深褐色;嘴乳黄色;脚黄褐,爪黄,中爪内缘具栉状突。

分布: 仅见于景洪县,留鸟;国内见于广西靖西、海南乐东;国外分布于尼泊尔、缅甸、泰国北部及印度支那等地。

资料: 在云南发现于景洪勐养的亚热带密林中,据郑作新等(1991),在广西发现于季雨林中,黄昏及黎明前活动,曾见两三只成小群,在放置鼠铗的地区上空飞行。 云南标本采集地的海拔高度为620m。资源现状为罕见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