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Ficedula sapphira laotiamz(Delacour&Greenway)
目: 雀形目
科: 鹟亚科
属: 姬鹟属
特征描述: 全长l20~129mm。雄鸟指名亚种头顶至后枕和尾上覆羽亮宝石蓝色;背、肩至腰羽暗蓝色;颏、喉至上胸橙棕色;下体余部灰白色。F.s.tienchuanensis亚种上体与指名亚种相似,但颏、喉纯白色。F.s.laotiana亚种头顶、后颈至上背棕橄榄褐灰色;前额甚至眼先橙棕黄色;翅上覆羽表面和下背深蓝,尾上覆羽亮宝石蓝色;颏、喉至上胸部中央橙棕色,两侧棕橄榄褐;下体余部白色。雌鸟上体棕橄榄褐;尾上覆羽棕褐色;颏、喉橙棕色;颈侧和胸侧橄榄褐;腹至尾下覆羽白而沾棕。3亚种的区别在羽色的深浅变化。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3亚种,中国记录3亚种,云南分布2亚种。
采集地: 维西偏天阁l956.9.17~21.。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基线和眼圈橙黄色;前额、头顶至后枕棕橄榄褐;后颈至背亦呈棕橄榄褐色,但羽色不如头顶鲜亮;肩羽和腰暗蓝;尾上覆羽辉亮宝石蓝色;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外缘黑蓝色;尾羽黑色,外缘亮蓝色;头侧、颈侧和胸侧橄榄褐;颏、喉至胸部中央橙黄色;腹部白色沾灰;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纯白色。 雌性成鸟:前额、头顶、后颈、肩羽和背羽棕橄榄褐;腰至尾上覆羽棕红色;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大覆羽和内侧飞羽端缘淡棕黄色;飞羽外缘橄榄褐色;尾羽棕褐色,外缘棕红色;前额基线、眼先和眼圈橙黄;颊、耳羽和颈侧、胸侧橄榄褐;颏、喉至胸部中央橙棕色;腹部至尾下覆羽淡灰白沾皮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虹膜暗褐;嘴黑色;跗蹠、爪黑褐色。
分布: 云南西北部维西,为繁殖鸟(?)。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
资料: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的林下灌丛。常见单个或成对在枝叶问活动,觅食昆虫。剖检6~7月采自滇西双江县青平地区的2只鸟胃,胃容物全为昆虫碎片。 栖息地海拔840~267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东南麓至印度支那半岛和中国西南山地的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