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腰柳莺

拉丁名: Phylloscopus proregulus chloronotus(G.R.Gray)

目: 雀形目

科: 莺亚科

属: 柳莺属

特征描述: 体形大小与黄眉柳莺相似,全长85~105mm。上体橄榄绿色;头顶较暗;中央有淡绿黄色冠纹;眉纹绿黄色;腰羽柠檬黄色,形成宽阔的腰带;翅上具2道黄色翅斑;下体污白;胁和尾下覆羽沾黄绿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记录3亚种,中国分布2亚种,云南均有分布。

采集地: 中甸:大雪山1981.9.6~7.,上桥头1981.10.21.;丽江马场l981.10.28.;宾川鸡足山l981.11.14.;贡山l2号桥l973.4.19.~5.3.;腾冲界头l960.4.16.;潞西勐旺1965.3.16.;景东无量山1957.3.23.~4.3.;永德大雪山1964.4.11.;昆明l961.11.16.;新平1977.10.11~31.;绿春新沟头1972.4.14.;屏边大围山1985.4.19.。

形态特征: 该亚种与指名亚种相似,但上体的橄榄绿色较暗;下体污灰白而多染淡黄绿色;胸和两胁尤著;第2枚飞羽一般较短;下嘴多黑色。

分布: 贡山、腾冲、保山、丽江、中甸、永德、景东、宾川、昆明、新平、绿春、蒙自、屏边,为繁殖鸟、冬候鸟。省外分布于青海东南部,甘肃康县、文县、武山、天水、玛曲(王香亭等,1991),四川西部会东、木里、甘洛、美姑、泸定、石棉、巴塘、道孚、康定、宝兴、德格、马尔康、红原、松潘,西藏南部、东南部,为繁殖鸟;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南部,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北部、印度阿萨姆和阿鲁纳查尔邦、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和东部、尼泊尔中部,为繁殖鸟;冬季迁至繁殖区域的低海拔地带,向南至印度的曼尼普尔、缅甸中部、泰国北部和印度支那半岛北部。

资料: 栖息于各种森林、灌丛和园林地带。指名亚种在云南省境内为旅鸟或冬候鸟。chloronotus亚种4~5月份在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山地多见单个或成对活动,在该地区应属繁殖鸟。但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未收集到繁殖资料。黄腰柳莺喜在树冠枝叶丛中跳跃觅食,食物全为昆虫。剖检3~7月采自滇西地区的8只鸟胃和9~11月采自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西藏芒康等地的l2只鸟胃,见有鞘翅目小甲虫(6次)、膜翅目昆虫(4次)、鞘翅目幼虫(2次)、黑蚂蚁(1次)、昆虫碎片(15次)、小蜘蛛(1次),动物性食物占胃内食物总量的l00%。 栖息地海拔1500~397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