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Bradypterus luteoventris ticehursti Deignan
目: 雀形目
科: 莺亚科
属: 短翅莺属
特征描述: 全长l30~140mm。上体暗棕褐色;眉纹短细呈淡棕白色;具淡棕白色眼圈;下体颏、喉和胸、腹部中央白色;头侧、颈侧、胸侧和两胁及尾下覆羽淡棕褐色;尾羽表面隐现暗褐色横纹。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2亚种(Howard & Moore,1980;Mayr & Cottrell,1986),中国有2亚种(郑作新,l987、1994),云南均有分布。
采集地: 沧源班洪l964.6.11.;潞西遮放1962.4.7.。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形态与指名亚种相似,但上体多褐色而少棕色;头侧、颈侧、胸侧和两胁亦少棕褐色;颏、喉和下胸及腹部几呈纯白色,上胸渲染淡褐色。
分布: 沧源、潞西,为繁殖鸟,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南部和泰国北部。
资料: 栖息于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布木-、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和林缘灌木草从之中,成对或单个活动,主要觅食昆虫。剖检采自贡山马库的4只鸟胃,胃容物中见有鞘翅目小甲虫(2次)、瓢虫(1次)、膜翅目昆虫(1次)、双翅目昆虫(1次)。动物性食物占胃容物总量的100%。 栖息地海拔1250~26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南亚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