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雀鹛

拉丁名: Alcippe vinipectus bieti Oustalet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雀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约120mm。头顶暗灰褐色,有粗著白眉纹;侧冠纹和脸侧黑色;上体大多茶黄棕,翅表大部锈棕,翅外侧缀白;喉、胸白色;腹部带茶黄色。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分化为8亚种,中国记录4亚种,云南分布2亚种。

采集地: 双柏平河水库1977.11.26.;德钦阿东河谷l979.12.3.;维西犁地坪1981.10.30.~ll.2.;中甸:吉沙1981.8.19~23.,上桥头1981.10.20~24.;丽江:玉湖1956.10.5~8.,鲁甸l956.8.21~30.,马场l981.10..28~29.;福贡碧罗雪山l978.6.15,17.;景东磨刀河1964.11.15.。

形态特征: 与perstriata亚种相似,但喉纹更加不明显;头灰褐色;腰和翅的表面茶黄色;上背橄榄褐灰色。

分布: 景东、双柏、腾冲、丽江、中甸、维西、德钦、景东、凤庆、新平、永善,为留鸟。省外分布于四川西部、西南部和中部。

资料: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以及山坡稀树灌丛中,常结小群在灌丛中活动,有时也与其他小鸟混群,常在树干的苔藓中觅食。 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等。剖检7月采自凤庆的l只鸟胃和8~11月采自丽江、维西、中甸的l9只鸟胃,胃内有鞘翅目昆虫(2次)、同翅目昆虫(1次)、多足纲动物(1次)、其他昆虫(13次)、虫卵(1次),浆果(1次)、种子(8次)、其他植物碎片(8次)。动物性食物占61.3%,植物性食物占38.7%。 栖息地海拔1000~40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