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名 |
ANURA Rafinesque,1815 |
目中文名 |
无尾目 |
科名 |
Raninae Gray,1825 |
科中文名 |
蛙亚科 |
属名 |
无 |
属中文名 |
无 |
学名 |
<i>Rana rotodora</i> |
中文名 |
圆斑臭蛙 |
命名信息 |
Yang and Rao sp.nov. |
selectinfo |
无 |
鉴定特征 |
新种与大绿蛙较为相似,其不同者在于它不具背侧褶;第l指略长于第 2指;后肢长,胫长长于体长之半;背部有3—5个黑色斑或圆斑等性状与大绿蛙区别。 |
亚种信息 |
无 |
采集地 |
正模标本:03199,♂,2004年采自云南瑞丽,海拔600m,杨大同采。 副模标本:6 ♂♂,8♀♀,采自云南陇川、瑞丽、盈江、孟连、普洱、澜沧,海拔400~810m。 |
形态描述 |
雄雌体型差别大,雄蛙体长47~55mm,雌蛙86~97mm。头长大于头宽;吻长,吻端尖圆,超出下颌甚多,自两鼻孔始逐渐向吻端倾斜;雄蛙吻长与眼径相等,雌蛙眼径短于吻长;雄、雌之鼻间距>眼睑宽>眼问距;松果体可见;吻棱明显,颊区下凹,再斜达颌缘;鼻孔近吻端;颞褶短而平直,自眼后达鼓膜上方止;雄蛙鼓膜大,紧接眼后;雌蛙鼓膜较小,距眼较远;雄、雌的鼻孔下方之上颌缘均有白色的腺状隆起,其后为颌后腺;上颌有齿;犁骨齿起自内鼻孔内侧,向后中线倾斜,两者后端相距甚近但不相遇;舌长梨形,后端深缺。 前肢强壮而修长,雄蛙不特别粗壮;前臂及手不及体长之半;指细而长,指长序3—4~1—2,端部扩大成吸盘,吸盘不似湍蛙类扩大,但其中前缘向前略突出,且具马蹄形横沟;关节下瘤、指基下瘤和掌突极为发达。后肢长,胫跗关节超过吻端;趾间全蹼;有内蹠突和外蹠突(表14)。 通身背面皮肤光滑,无背侧褶,仅在眼后至鼓膜上方有l条短的颞褶;雄蛙鼓膜区有小颗粒;腹面皮肤光滑。 体背绿色、绿黄色、灰棕色等;上唇缘色浅;两眼睑、体正中和后背一般都有多达8个棕黑色圆斑或斑块;腹面乳白色或乳黄色;大腿外侧有密集的云状斑,四肢背面有不甚规则的黑斑纹。 |
分类讨论 |
无 |
分布地 |
沧源、澜沧、陇川、孟连、普洱、瑞丽、盈江。 |
生态学 |
生活在云南西南边境海拔400~810m的伊洛瓦底江和澜沧江水系的支 流,有巨石和急流的山溪中,喜在瀑布附近活动。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