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a taipehensis 台北蛙

字段 内容
目名 ANURA Rafinesque,1815
目中文名 无尾目
科名 Raninae Gray,1825
科中文名 蛙亚科
属名
属中文名
学名 <i>Rana taipehensis</i>
中文名 台北蛙
命名信息 van Denburgh,1909
selectinfo
鉴定特征
亚种信息
采集地
形态描述 体型小而细长,雄蛙体长30mm,雌蛙39mm(河口、屏边2♂♂,3♀♀)。背侧褶问为绿色,背侧褶为金黄色或浅棕色,背侧褶下为棕黑色较宽的黑棕色色带;吻至眼前色带较窄;鼓膜色浅;四肢浅棕色,股部有不明显的横纹或无横纹,股后多有深色纵纹2~3条;腹面灰黄色;皮肤较光滑;背侧褶细而平直,无颞褶;背侧褶间散布细小白刺粒,体后段者较大;鼓膜后方到体侧有1条浅色的腺褶或断或续,或成行排列,该类褶与背侧褶间有稍大的疣粒分布;口角后的颌腺有2—5条明显的纵腺褶;股后腺较大,呈长椭圆形;跗部有2条跗褶;腹面皮肤光滑。头平扁而斜尖,头长显著大于头宽;吻较长,约为眼径的0.15倍;吻端超出下颌的距离约为鼻孔至上唇缘问的距离;吻棱清晰,斜达吻端;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略近吻端,鼻间距与眼间距几相等;鼓膜大而明显,雄蛙的鼓膜与眼径等,雌蛙略小;犁骨齿内斜向中线,左右不相遇;舌大,后端深缺。 前肢纤细,前臂及手长不达体长之半;指细长,端部扩大成吸盘,除第1指无吸盘仅成球状外,其余各指具吸盘和横沟;第l、2指几等长,略短于第4指;关节下瘤、指基下瘤均明显,指侧有缘膜。后肢细长,胫跗关节前达鼻孔和鼻眼间,左右跟部重叠;胫长为体长的0.63倍;跗足短,仅为胫长的0.15倍;趾端扩大成小吸盘;趾间蹼不发达,蹼缘缺刻深,第4趾蹼达近端第2关节下瘤,第1、2、3趾外侧和第5趾内侧 仅以缘膜达趾端;外侧踱间蹼达蹠基部;关节下瘤显著;内蹠突卵圆形,外踱突小而圆。 雄蛙体较小,鼓膜大与眼径相等;有粉红色雄性线;无声囊。
分类讨论
分布地 河口、屏边。
生态学 生活在海拔l200m以下的静水水域,如稻田、水塘等环境中,常在附 近草丛中活动。雄蛙可上至1m以上的灌丛叶片上静伏。
图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