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a nigromaculata 黑斑蛙

字段 内容
目名 ANURA Rafinesque,1815
目中文名 无尾目
科名 Raninae Gray,1825
科中文名 蛙亚科
属名
属中文名
学名 <i>Rana nigromaculata</i>
中文名 黑斑蛙
命名信息 Hallowell,1860
selectinfo
鉴定特征
亚种信息
采集地
形态描述 体型较大,雄蛙体长一般70mm,雌蛙80mm左右。体背黄绿色或深绿色,有黑褐色的斑点和短横斑,有脊纹或无脊纹;吻棱下方颞褶下为黑色;背侧褶一般为浅黄色,或橘红色,或绿黄色;四肢黑色显著;腹面白色或微带黄色;背部皮肤上有短的肤棱,略呈纵行排列;背侧褶较宽;颞褶明显;口角颌腺发达。 吻端钝圆形,端部突出,吻棱不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距眼近,距吻端远;眼向上突出,致使眼l9距非常窄;鼓膜大;犁骨齿2团;舌大,后端深缺。 前肢较短,指端钝尖,指侧有窄缘膜;关节下瘤显著。后肢较短,肌肉发达;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相遇或不相遇;趾问全蹼;外侧蹠问蹼达蹠基部;关节下瘤明显;内踱突窄长有游离刃,外蹠突小。
分类讨论
分布地 昭通地区、曲靖地区、昆明地区、大理州和保山地区。
生态学 静水生活类型,凡有池塘、稻田的环境都是其栖息的场所。20世纪50 年代刘承钊等调查云南时没有报道云南有分布,《云南两栖类志》(杨大同等,1991) 报道云南仅分布在宣威、威信、绥江和巧家等县。后发现姚安、大理、保山、昆明附近也有一定数量。笔者发现该种在云南的分布范围在逐年扩大之中(也未见人为引种的报道)。
图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