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名 |
ANURA Rafinesque,1815 |
| 目中文名 |
无尾目 |
| 科名 |
Raninae Gray,1825 |
| 科中文名 |
蛙亚科 |
| 属名 |
无 |
| 属中文名 |
无 |
| 学名 |
<i>Rana cangyuanensis</i> |
| 中文名 |
沧源蛙 |
| 命名信息 |
Yang,sp.nov. |
| selectinfo |
正模标本:791086,♂,成体,l979年4月19日采自云南省沧源县,杨大同采。 配模标本:791026,♀,成体,l979年4月15 E1,采集地与正模标本同,杨大 同采。 副模标本:791087,♂,成体,l979年4月19 13,采集地与正模标本同,杨大 同采。 |
| 鉴定特征 |
上唇缘不呈白色,具有棕黑色斑和点;个体大,雄蛙略大于雌蛙;指、 趾末端扩大成大吸盘。 |
| 亚种信息 |
无 |
| 采集地 |
无 |
| 形态描述 |
瞳孔金黄色,虹彩为蓝黑色;体背棕色,也有深棕黑色;背部之扁平瘰 疣棕黑色;上颌与头背均为棕色;体侧有较大的、棕色的不规则花斑;四肢背面有棕色横纹;咽部和胸部均为灰棕色云状斑纹;腹面及四肢腹面乳黄色,有稀疏的圆形或不规则,但分布稀疏的棕黑色斑点;股外侧有密布的棕色斑块,指、趾背面亦有棕色窄横纹;无背侧褶;背面前2/3段和背侧有较大而圆形的扁平瘰粒;背部后段约1/3段为圆形疣粒,股外侧近肛部皮肤亦有小疣;胫背小疣稀疏;前背背面小疣亦稀疏;体侧及腹侧均匀分布有小疣;胸部及咽部皮肤光滑。 背腹扁平;吻端钝圆形且超出下颌;两鼻孔前段吻部开始向下倾斜;鼻孔近吻端;吻棱圆,颊面下凹;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长与眼径相等;鼓膜不及眼径的l/2;舌大梨形,后端深缺。 前肢长,前臂及手不到体长之半;指长,指长序3—2—4—1,端部有扩大的吸盘,其边缘有横沟将吸盘分成背腹两面;关节下瘤显著;内掌突长椭圆形。后肢长,胫跗关节达吻端或超过吻端,跟部重叠甚多;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足长于胫,趾间全蹼;关节下瘤长椭圆形;趾端具吸盘和横沟(表11)。 雄蛙有1对内声囊,声囊孔极小而圆,位于口角内侧;第1指基部有发达的婚垫,浅灰色。 |
| 分类讨论 |
无 |
| 分布地 |
目前仅发现分布于沧源,推测相邻的缅甸亦有分布。 |
| 生态学 |
生活在沧源中型山溪急流小瀑布环境中,环境郁闭,乔木茂密。 |
| 图像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