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ophrys omeimontis fingdongensis 峨眉角蟾景东亚种

字段 内容
目名 ANURA Rafinesque,1815
目中文名 无尾目
科名 Megophryidae Noble。1993
科中文名 角蟾科
属名 Megophrys Kehl and van Hasseh,1822
属中文名 角蟾属
学名 <i>Megophrys omeimontis fingdongensis</i>
中文名 峨眉角蟾景东亚种
命名信息 Yang,2006
selectinfo
鉴定特征
亚种信息
采集地
形态描述 体中等大小,雄蟾体长48~57mm,雌蟾55~67mm(景东、绿春、金。通身背面浅棕黑色,眼球略带红色,眼间有三角形斑;角质颗粒棱图纹色深;股内外侧略显肉红色;腹面色浅,有黑色斑点;四肢背面有不规则横纹;皮肤光滑,雄雌后半背部均匀分布有角质颗粒;背侧各有1条低平而细的背侧褶;两肩之间角质颗粒组成‘V”字形图纹;背部及头侧散布有角质颗粒。 吻端尖出呈菱角状,超出下颌部分大于鼻孔至上唇缘间距;吻棱显著;颊部内斜至颌缘;鼻孔位于吻棱下方,距眼近于至吻端间距;眼径短于吻长;鼓膜表层皮肤被小疣,可见其轮廓;颞褶细,后端膨大,在鼓膜上方处弯曲成角。犁骨棱细长,末端有粗大的齿粒3~5颗。舌宽,后端几无缺刻。前肢强壮,指略扁平,指侧具有缘膜状之棱迹;第1、2、4指几等长;第l指关节下瘤圆而隆起甚高;内掌突大,外掌突存在。后肢长,胫跗关节超过吻端甚远;胫长超过体长之半,且长于足;趾扁 平,第1趾有关节下瘤;趾间半蹼,第1趾内侧为全蹼,其余各趾以缘 膜达趾端。内蹠突存在,无外蹠突。 生态资料:生活在滇中、滇南海拔l650—2400m中山带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下的山溪旁。环境郁闭度大而气候湿润。5月10日采得怀卵 雌蟾。
分类讨论 本种经与峨眉角蟾的l2SrRNA和16SrRNA研究表明,其“分子系统 树”上两种彼此均聚在一支不能分开,因此仍然沿用峨眉角蟾景东亚种。
分布地 河口、景东、金平、绿春、双柏。
生态学
图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