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ophrys giganticus 大花角蟾

字段 内容
目名 ANURA Rafinesque,1815
目中文名 无尾目
科名 Megophryidae Noble。1993
科中文名 角蟾科
属名 Megophrys Kehl and van Hasseh,1822
属中文名 角蟾属
学名 <i>Megophrys giganticus</i>
中文名 大花角蟾
命名信息 Liu,Hu et Yang,1960.
selectinfo
鉴定特征
亚种信息
采集地
形态描述 体型大,雄蟾体长89-96mm。雌蟾93-115 mm。通身背面棕色(永德曼来标本),或酱紫色(景东标本),或紫黑色(高黎贡山标本);头顶及背侧有深棕色斑块,头后散布不规则的红棕色和灰黄色班纹;四肢背面灰棕色;上颌缘灰黄色,从吻端正面看,有X形斑纹存在;胸部有3条黑线,腹面有橘红色斑;皮肤光滑,体侧有圆疣;股外侧腺体存在。   头宽且非常扁平,头顶部微下凹;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明显向前突出,超出下颌 的距离略短于鼻孔至颌缘间距;吻棱明显成角;颊面凹入;眼大,瞳孔菱形;鼓膜隐于 皮下,椭圆形;耳柱骨发育良好,末端呈“喇叭”形扩大,几为鼓膜面积的2/3;咽鼓管口小,咽鼓腔大;颞褶低而粗大,伸向肩基部;上唇内缘有齿状突起;无犁骨齿;舌宽,后端具缺刻。前肢强壮,指长略扁平,端部椭圆,第1、2指几等长,各指腹面具灰蓝色肤棱,无关节下瘤。后肢长而强壮,胫长为体长之半;足略短于胫;趾侧缘膜显 著,在趾基连成微蹼;趾腹面具有长而灰色的肤棱;内躐突小,椭圆形,无外踱突。雄蟾趾背无婚垫,有内声囊。
分类讨论
分布地 景东、永德。
生态学 生活在海拔1400~2200m中山阔叶林下的山溪中。分布范围窄,数 量少。
图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