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
体型中等大小,略呈三角形,雄蛙体长42~48mm(勐腊)。体背灰棕 色略显粉红色,有4~5条棕黑色斜行纵带,中间为“A”形,自吻端开始,至枕部分为两支,延伸至胯部;外侧2条细,始自眼部,斜至胯部;肛前常有1条斑纹向前伸至体中部,另外还有一些形状不同的斑点;体侧黑棕色,吻棱上方色浅,下方色深;四肢背面横纹显著;咽部黑棕色,股基部为肉红色;皮肤粗糙,除四肢内侧皮肤光滑外,通体满布扁平小圆疣;头顶疣粒小而密;自枕部起,背面小疣杂以较大的圆疣;鼓膜区亦有疣粒;腹面、咽部疣粒密集,胸部疣稀少,零星散布着大而色浅的圆疣;股腹面大圆疣连成一片;颞褶显著。 头宽略大于头长;头小而厚;吻端略尖,向内倾斜,略突出于下颌;吻棱明显;颊面几垂直,不凹陷;鼻孔近吻端,鼻间距略大于上眼睑宽而小于眼问距;鼓膜大鼓环显著突起;上下颌无齿;无犁骨齿;内鼻孔后缘有光滑而不显著的犁骨棱,左右不相遇;腭部肤棱锯齿状,前排短后排长;略呈弧形弯曲;舌长卵圆形,后端圆,无缺刻。 前肢细长,前臂及手长略短于体长之半;指圆而粗,第1、2指几等长,第4指最短,仅达第3指第2关节下瘤;指端圆形不膨大;关节下瘤发达,具指基下瘤;掌突单一,卵圆形。后肢粗短,胫长为体长的0.35倍,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足微长于胫;趾间微蹼;趾端钝圆形;关节下瘤单一而发达,尤以第4趾者为最;内蹠突小,外蹠突大而近圆形。 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雄性线显著;前肢较粗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