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Anas clypeata Linnaeus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河]鸭属
特征描述: 体形较绿头鸭略小。嘴先端扩大呈铲状,易于与其它鸭类相区别。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昆明滇池1960.11.;寻甸羊街l976.1.20—22.;新平者龙l977.11.5.;石屏异龙湖1983.12.11—14.;剑川剑湖l984.11.28.。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黑褐色,具淡棕色羽缘;头和颈侧棕白,具棕色细小斑纹和褐色斑;上颈和背暗褐,羽缘灰褐;肩亦暗褐,具棕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黑色,略闪绿色光泽;尾羽褐色,具白色边缘,外侧尾羽白边较宽。翅上中、小覆羽灰蓝色;大覆羽暗褐具宽阔白端;初级飞羽暗褐,羽干白色;次级飞羽的翼镜翠绿色,前后缘以白边;三级飞羽暗褐,具绿色金属光泽。颏、喉及前颈棕白点缀少量褐色斑点;上胸棕白,具新月形褐色斑;下胸和腹棕栗,下腹具黑褐色纤细横斑;尾下覆羽白,具黑色斑点;两胁棕色具栗色横斑;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额至尾大都暗褐,具浅棕白色羽缘,呈纵纹状;头顶和额部的棕色羽缘较深,尾上覆羽、尾羽和肩羽的棕色羽缘浅淡而宽。头侧和颈淡棕,布以黑褐色斑纹;翅与雄鸟相似,但翼镜较小,光泽亦差。颏、喉棕白,略具褐点;胸、腹浅棕具褐色粗斑,下腹和尾下覆羽转为纵纹状;有的标本则渲染浅栗色,腹中部无斑;胁羽与胸相似,但斑纹粗大而明显;腋羽白色。 虹膜金黄(雄鸟)或淡褐(雌鸟);上嘴黑褐(雄鸟)或黄褐色(雌鸟);上嘴末端扩大成铲状;跗蹠桔红色,爪蓝黑色。
分布: 昆明、寻甸、师宗、新平、丽江、宁蒗、石屏、楚雄、大理、剑川等地,冬候鸟。省外在东北西北部呼伦贝尔盟博克图、根河及西部草原、北部齐齐哈尔、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繁殖;迁徙时经东北南部、西南部、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包括台湾、西至西藏南部等地越冬。国外繁殖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及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北美洲的西部以及阿拉斯加以南到加里福尼亚,西至大西洋地区,有一些沿大西洋海岸一带繁殖,少数在日本北海道北部及西班牙繁殖,也可能在塞浦路斯及白令岛;在繁殖区以南英国、爱尔兰、欧洲南部、亚洲南部、菲律宾、日本的大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北美洲南部及墨西哥越冬,偶见于加里曼丹北部、夏威夷岛及密克罗尼西亚。
资料: 琵嘴鸭每年l0—11月迁来云南省越冬。1977年10月在新平县打雀山发现它们在迁徙途中,夜间有趋光扑火现象。这说明琵嘴鸭有夜间迁徙的情况。琵嘴鸭在越冬期间主要栖息于较开阔的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处,也见于水田和沼泽地中。但不喜在植物丛生的水域中觅食。多单独活动,亦见有数只结成小群或与其它野鸭混群活动。飞行能力不强,但飞行速度较快。起飞时向前上方斜线飞行,飞行到一定高度后再向前平行飞翔。游泳速度不快,亦很少潜水。在河边、湖畔等浅水区和沼泽地中取食,取食时用铲形嘴铲取水面食物,或将头潜入水中获取甲壳动物、鱼、蛙等,也铲掘水底泥中的植物等。有时也见在岸边的沙滩上或泥土中用铲形嘴铲掘沙泥寻找食物。食物以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鱼、蛙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水草、草籽等植物性食物。剖验9胃,其中见有昆虫碎片l次、田螺6次、螺蛳碎片5次、水草碎片l次、草籽3次,胃内容物中动物性食物占76.2%,植物性食物占l9.6%,其余为砂砾。 琵嘴鸭肉味可口,体羽除做填充材料外,雄鸭肩羽(商品名蓝鸭公子)、翼镜(商品名鸭翠)可做饰羽。 栖息地高度约海拔400--27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