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额斑翅鹛

拉丁名: Actinodura egertoni ripponi Ogilvie—Grant et La Touche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斑翅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l93~240mm。前额锈红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枕部具冠羽;背至尾上覆羽棕黄褐色;翅具黑色横斑;尾呈凸尾形;尾羽棕褐色,隐现黑褐色横斑,羽端具白斑;下体灰棕黄褐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记录4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记录2亚种(郑作新,1994),云南分布1亚种。

采集地: 贡山:马库l973.1.14.~5.28.,巴坡三队l973.11.19.;福贡知子罗(原碧江农中)1978.7.21.;泸水姚家坪1974.2.7.;腾冲大塘l965.6.4.;潞西勐旺l965.3.9.;盈江大南俄1965.4.13.;龙陵小黑山1962.5.7~12.;永德梨梨箐1964.8.17~20.;镇康1960.4.17.;景东磨刀河1964.10.16.~ll.9.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锈红色;头顶至后颈褐灰色;后枕部羽较长,形成羽冠,羽缘微沾棕黄褐色;背、腰和尾上覆羽棕黄褐色;翅上大、中覆羽红棕色;小翼羽外(甲+羽)棕褐,内(甲+羽)和羽端黑色;初级覆羽黑色;初级和次级飞羽内(甲+羽)黑褐色,外(甲+羽)羽基红棕色;初级飞羽最外侧3~4枚外(甲+羽)灰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表面棕黄褐色,除最外侧2~3枚初级飞羽之外,其余飞羽表面均具黑色横纹;眼先和眼圈锈红,羽端微沾黑色;颊和耳羽浅褐灰色;颏和上喉锈黄色;下喉至胸和胁部棕黄沾灰褐色;腹部淡棕白色;尾下覆羽灰棕褐色;尾羽棕黄褐色,隐现黑褐色横纹,次端斑黑色,羽端白色。 虹膜橄榄黄褐色;上嘴铅褐色,下嘴褐黄色;跗蹠、趾和爪黄褐色。

分布: 云南西北部贡山、福贡、泸水,西部腾冲、潞西、盈江、龙陵、永德、镇康,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和西南部。

资料: 栖息于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坡灌木林、竹林等生境中。一般十多只结群或与其他鸟类混群。性杂食,剖检14只鸟胃,胃容物中有膜翅类、鳞翅类、半翅类、鞘翅类等昆虫残体和花、果实及种子。 据Robson(2000)记述:繁殖期为4~7月。巢成深杯状,筑于灌丛或竹林,离地面0.9~7.5m。每窝卵数3~4枚。在卵的宽端有亮蓝至淡蓝绿色的斑点和暗褐色条纹。卵的量度20.3~24.6mm×15.2~18mm。 栖息地海拔1500~2400m。资源状况稀有种。分布范围为尼泊尔至印度东北部阿萨姆,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西部地区及缅甸北部和西南部。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