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Pteruthius aenobarbus intermedius(Hume)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鵙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l02~119mm。形态与栗喉鵙鹛十分相似,其区别点在于雄鸟前额深栗红色,上缘亮黄色;耳羽黄绿色无黑色端斑;头顶至后颈和背至尾上覆羽均呈橄榄黄绿色,后颈无灰色领斑;最外侧尾羽不为纯白色,外(甲+羽)近端部具黑斑。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前额栗色斑上缘无黄色;颏和喉部呈淡栗红色;翅上大、中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缘呈绿色;大、中覆羽端斑和初级飞羽外缘呈淡棕黄褐色;下体黄绿色。
亚种分布: 全世界记录5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记录2亚种(郑作新,1987、1994),云南分布1亚种。
采集地: 贡山七箐1973.12.18.;孟连宗勒l960.2.;勐海l957.5.25.;勐腊易武1960.1.22.。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深栗红色,上缘具亮黄色横带;头顶至后颈和背部、肩羽及尾上覆羽橄榄黄绿色;眼后上方具白色染淡蓝灰色的粗著眉纹,伸达枕侧;眼圈白色;眼先和眼下缘黑色;耳羽绿黄色,下缘和颊及颈侧鲜亮黄色;翅黑色;小翼羽端具白斑;大、中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翅上显著的2道白色翅斑;初级覆羽纯黑色,初级飞羽外缘银灰白色;次级飞羽外缘和内侧三级飞羽表面橄榄黄绿色,羽端缘白色;颏、喉至上胸中央栗红色;上胸两侧和下胸及腹部中央鲜亮黄色;两胁灰白沾淡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中央尾羽表面和外侧尾羽外缘黄绿色;最外侧l对尾羽大部白色,外(甲+羽)近端部具黑斑;其余尾羽黑色,内(甲+羽)近端具白斑;尾下覆羽鲜黄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前额栗红色块斑上缘无黄色;颏、喉部的栗红色较浅淡;翅上翅斑和初级飞羽外缘棕黄褐色;胸和腹部淡黄绿沾浅灰色。 虹膜褐色;嘴铅灰色;跗蹠和趾黄褐色。
分布: 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孟连、思茅,西南部景洪、勐海、勐腊等地,为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东部、泰国西北部和印度支那半岛北部。
资料: 栖息于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多见单个或成对在树顶的枝叶丛中活动觅食,有时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食物主要是昆虫。 据Robson(2000)记述:繁殖期为1~4月。巢呈篮状悬挂在树枝上,每窝产卵2枚。蛋壳浅灰色,具淡紫色和灰色斑纹。卵的量度l8.5mm× l3.3mm。 栖息地海拔500~2 500m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分布范围为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至缅甸、泰国西部、印度支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中国云南西部、西南部及广西瑶山。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南亚地区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