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翅鵙鹛

拉丁名: Pteruthius flaviscaps yunnanensis×ricketti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鵙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l50~180mm。雄鸟头黑具白色眉纹;背羽纯蓝灰色;尾上覆羽蓝灰,羽端缘黑色;翅和尾羽亮黑色,初级飞羽内(甲+羽)端部具白斑;三级飞羽栗红和金黄色,羽端具黑斑;下体浅灰白色。雌鸟头灰色;背羽灰橄榄褐;飞羽和尾羽表面亮黄绿色;三级飞羽内(甲+羽)端部栗红色,外侧飞羽端部具白斑,外侧尾羽端斑淡黄绿色;喉淡灰;胸腹浅皮黄色。

亚种分布: 郑作新(1963)在“红翅贝鸟鹛在我国的亚种分化,包括一新亚种”一文列出全世界有l0亚种,并描记海南新亚种,共11亚种;Mayr & Paynter(1964)的《世界鸟类名录》中认为有8亚种,将模式产地在云南西部瑞丽江和怒江之间山地的P.f.yunnanensis列为模式产地为福建的P.f.rieketti亚种的同物异名;将模式产地在苏门达腊西北部山地的P.f.leuser亚种,列为模式产地在苏门达腊Singgalang山地的P.f.cameranoi亚种的同物异名;而未录郑作新(1963)描记的海南亚种。 我们将采自云南西部的标本与P.f.rieketti亚种的标本相比较,采自云南西部腾冲和潞西三台山等地的标本,雄鸟耳羽亮黑色,从下嘴基部向后伸达耳羽下部有1道白色颊纹与采自滇东北盐津rieketti亚种雄鸟耳羽暗灰,无白色颊纹,喉、胸部多灰色显著有别。所以,仍将P.f.yunnarwnsis列为l亚种。中国记录4亚种(郑作新,l987、1994),云南分布3亚种。

采集地: 景谷白水1960.5.30.;景东:董家山l957.2.4.,忙垂l957.2.7.,温卜1964.8.22.~9.2.,黄草岭1964.10.8.;宾川鸡足山1981.11.12.;新平l976.12.13.;绿春黄连山1972.5.2~4.,l985.6.4.;屏边大围山198,5.4.24.;河口l975.5.15.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与云南亚种相似,但耳羽乌灰斑杂黑色,有的具灰白色颊纹,有的颊纹不甚明显;下体少灰而多白色。 雌性成鸟:上体较云南亚种多褐色,喉至上胸多灰与mcketti亚种相似。 幼鸟:1964年9月1日在景东温卜采1只幼鸟,前额、头顶至后枕灰褐色,枕侧具灰白色眉斑;背和肩羽橄榄褐色;翅表亮黄绿色,内侧三级飞羽内(甲+羽)栗红色;颏、喉浅灰褐;腹淡皮黄色;余部与雌性成鸟相似。 1985年6月25日在弥勒东山采1只幼鸟,前额、头顶至后颈橄榄褐;眼后上方至枕侧具粗著的白色眉纹;眼先和耳羽橄榄褐;眼圈缀黑色;上背至尾上覆羽和肩羽橄榄黄绿色;余部与雄性成鸟相似。

分布: 丽江、洱源、大理、宾川、景谷、景东、双柏、新平、弥勒、蒙自、绿春、屏边、河口,为留鸟。

资料: 栖息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繁殖季节多见单个或成对活动,秋冬季六七只结小群或与其他鸟类混群活动。常在树上或灌木丛林中活动觅食,食物主要是昆虫。剖检采自滇西的ll只鸟胃,胃容物中有甲虫类(10次)、蛾类及幼虫(7次)、蝽类(2次)及其他昆虫残体,全为昆虫类食物。 据Robson(2000)记述:繁殖期为1~6月。巢呈篮状或杯状,悬挂在树枝上,离地面4~13m。每窝产卵2~5枚。蛋壳白色至淡粉红色,卵的宽端具暗紫色点斑。卵的量度为21.8mm×l6.3mm。 栖息地海拔600~25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部、南部和东南亚,最南至苏门达腊及爪哇岛。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