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翅噪鹛

拉丁名: Garrulax elliotii eUiotii(Verreaux)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噪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l90~280mm。体羽主要呈灰褐色,飞羽外缘具橙黄色和绿黄色显著块斑,外侧飞羽的外(甲+羽)蓝灰色;尾羽外缘绿黄色,羽端白色;尾下覆羽棕红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分化为2亚种(Howard & Moore,1980;Mayr & Paynter,1964;Vaufie,1959),即指名亚种和分布于甘肃至青海东部的G.e.prjevalskii亚种。郑作新(1976)认为橙翅噪鹛无亚种分化,将所记录的各亚种均归列为同物异名,列为单型种。郑作新(1987、1994)和郑作新等(1987)将西藏东南部的标本与四川的地模标本相比较,认为西藏东南部的标本显然呈灰褐色,而四川宝兴地模标本近黄橄榄褐色,故将0ustalet(1892)录自西藏昌都地区的bonvaloti亚种予以恢复,而认为录自甘肃的prjevalskii亚种与指名亚种不易区别,仍为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所以,橙翅噪鹛在中国分布有指名亚种及bonvaloti亚种,云南分布有指名亚种。

采集地: 丽江鲁甸1956.8.21~28.;德钦:城郊1960.7.27.,l960.9.18.,阿东1979.11.24.,白马雪山l985.12.26.,l986.6.4.;福贡知子罗(原碧江农中)1978.7.13~15.;中甸:中甸县城郊l960.8.21.,上桥头1981.10.21~24.,吉沙l981.8.18~25.;丽江马场l981.10.29.;维西犁地坪1981.11.2.。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头顶至后颈褐灰色;肩羽、上背至尾上覆羽橄榄褐,上背微缀灰白色和褐色细小点斑;翅上覆羽与背同色;飞羽内(甲+羽)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甲+羽)亮蓝灰色,从第3枚起近基部着有橙黄色,橙黄色的范围向内逐渐扩大,次级飞羽外(甲+羽)转为绿黄色,形成翅上显著的橙黄色块斑;次级和三级飞羽端部深灰色;尾羽褐灰色,中央尾羽表面和外侧尾羽近基大部渲染绿黄色,羽端均为白色;眼先和眼圈黑褐色;颊和耳羽及颏、喉至上胸暗灰褐色,羽端狭缘白色;下胸、腹部和胁部纯暗橄榄褐;下腹部中央至肛羽和覆腿羽及尾下覆羽棕红色。 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羽枝松散,无光泽。 虹膜乳白色或浅乳黄色;嘴黑色;跗蹠和趾、爪角褐色。

分布: 福贡、德钦、中甸、维西、丽江、永平、大理、永善,为留鸟。省外分布于甘肃文县、康县、武都、两当、徽县、舟曲、天水、武山、兰州、榆中、卓尼等县,陕西秦岭北坡的太白、眉县、周至、长安及南坡的汉中、宁陕等地,青海东北部、东南部及南部昂欠,四川东北部万源、中部峨眉、北部马尔康和松潘、西北部德格、西部康定至巴塘、西南部美姑,湖南西部桑植天平山,湖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江口梵净山、西北部威宁凉山。国外无分布。

资料: 栖息于亚热带山地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丛地带。多见十多只结群在林缘灌木丛中活动,鸣声抑扬动听,也有群鸟的吱吱喳喳叫声。觅食昆虫、果实等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剖检采自滇西北和川西高原的54只鸟胃,见有蚂蚁(11次)、鳞翅类幼虫(4次)、蜘蛛(2次)、蜚蠊(1次)、多足虫(2次)、同翅类昆虫(2次)、直翅类昆虫残体(2次)、虫卵(1次)、其他昆虫碎片(22次);浆果和种子(35次)。动物性食物占胃容物总量的l2.6%,植物性食物占87.3%。 繁殖期4~8月,吴至康等(1986)记述:“l980年4月18日和6月13日,在威宁县富乐公社(海拔2 400m)的针阔叶混交林缘的灌木丛中采得2巢。巢筑在高山栎幼树的枝桠上,离地0.5m左右,巢呈浅碗状,较简单,外层由细草茎网织枯叶构成,内层由细藤条构成。2巢的量度分别为:巢高9.1cm、8.1cm,深6.8cm、5.Ocm,外径13。8cm、13.0cm,内径8.5cm、8.0cm。两巢内各有2枚卵,卵呈椭圆形,亮蓝绿色,在钝端有黑褐色斑点和不规则的网状条纹。4枚卵平均重6.0(5.5~6.5)g,量度平均为28.5(27.5~30.0)mm × 20.8(20.0~21.4)mm。 8月在云南西北部中甸县的吉沙,海拔3250m处的山地上,曾发现正在哺育幼鸟的巢窝,巢内有3只雏鸟,巢营于高山松的矮树丛上的枝桠问。 栖息地海拔2500~395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中国中西部山地特有种。分布范围为中国西藏东南部、甘肃、青海东部和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西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北部的怒江迤东山地以及贵州、湖南和湖北西部的武陵山山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