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Garrulax canorus canorus(Linnaeus)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噪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l97~245mm。头顶至后颈和背羽橄榄绿褐色,渲染棕黄色;翅和尾羽棕黄褐色;喉、胸和胁部及尾下覆羽棕黄或皮黄色;前额、头顶至上背和喉至上胸具暗褐色羽于纹;腹部中央灰色;眼圈和眉纹白色,犹如娥眉状,故有“画眉”鸟之称。
亚种分布: 全世界原记录3亚种(Mayr & Paynter,1964;Howard & Moore,1980),中国均有分布(郑作新,l987、1994)。郑宝赉和杨岚(1980)依据云南西南部的标本鉴定了G.c.menglieinsis新亚种,郑作新(1987)和郑作新等(1987)将其归列为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并提出该新亚种如能确立,是否应以G.C.namtiense为名的意见。G.c.namtiense是La Touche(1923)依云南东南部河口所采l号雄鸟标本记录的亚种,后被Mayr & Paynter(1964)归列为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笔者再次将云南西南部所采标本与东南部namtiense亚种的模式产地河口及其邻近地区屏边大围山、蒙自所采标本相比较,发现两地标本相似,体羽的棕黄色(尤其是喉和胸部的羽色)以云南西南部潞西、瑞丽、孟连、澜沧等地的标本为最浅淡,几乎呈淡皮黄色,向东有逐渐加深的趋势。但是,云南东南部的标本与采自广西金秀、湖北宣恩、四川秀山、贵州江口、安徽怀宁和云南东北部盐津等地的指名亚种标本相比较,指名亚种的体羽显著多棕黄色,有的标本的喉胸部几呈棕红色。所以,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的画眉确实存在地理分化现象,应予以承认,按命名法规的优先律原则,恢复La Touche(1923)提出的G.C.namtiense亚种名称,将G.C.rnengliensis归列为同物异名。因此,全世界画眉分化为4亚种,云南分布2亚种。
采集地: 景东:林街l964.7.27.~9.13.,l976.11.20.;富宁博爱l961.7.13.;盐津1963.11.24~25.。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棕黄,头顶至后颈和上背转呈橄榄褐,沾棕黄色,每羽具黑褐色轴纹;下背、肩羽、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甲+羽)橄榄褐,最外侧3~4枚初级飞羽外(甲+羽)淡黄褐色;尾上覆羽橄榄褐沾棕黄色;尾羽暗橄榄褐,近端转呈暗褐色,并隐现黑褐色横纹;眼先、眼周和眉纹白色;颊和耳羽暗棕褐;颏、喉至上胸棕黄色,羽干纹黑褐色;下胸至腹部中央青灰色;两胁棕黄褐色;肛羽、覆腿羽和尾下覆羽锈黄色。 幼鸟:7月13日在富宁博爱采集l只雌性幼鸟,飞羽和尾羽脱换完全,但体羽的羽枝较松散;前额、头顶至后颈呈棕黄褐色,几无黑色轴纹;背羽橄榄褐;两翅棕黄褐色;眼周和眉纹白色;颏、喉棕黄色,无黑色羽干纹;余部与成鸟相似。 虹膜黄色;上嘴暗角褐色,边缘较淡,下嘴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爪牙黄色。幼鸟嘴角黄色,上嘴黄褐色,较成鸟浅淡。
分布: 景东无量山、昆明、师宗、富宁、盐津、绥江,为留鸟。省外分布于甘肃东南部文县、康县、天水、岷县,陕西及河南等省的南部及其以南的四川、贵州及华中、华南一带地区。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