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噪鹛

拉丁名: Carrulax leucolophus diardi(Lesson)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噪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250~316mm。头顶羽冠白色;眼先至耳羽纯黑;背羽橄榄绿褐色或呈栗红褐色;颏、喉白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记录5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分布3亚种(郑作新,1994),云南记录2亚种。

采集地: 勐海勐阿1959.2.1.;景洪:大勐龙l960.1.13~21.,橄榄坝1960.4.8~18.,小勐养1960.3.18.~4.13.;勐腊:勐腊1959.5.29.~l960.5.12.,曼粉l982.4.23.~5.6.,曼帕l959.5.11.~l2.16.,勐仑l959.4.3.~l960.12.,勐捧l960.2.25.;金平勐喇1956.4.25.;绿春大红山1972.5.26.。

形态特征: 成鸟:与G.z.patkaieus亚种相似,但后颈部至颈侧呈淡蓝灰色;背和肩羽栗红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翻暗黄褐色,内(甲+羽)黑褐色;腰至尾上覆羽橄榄黄褐色;颏、喉至胸和腹部白色,胸侧沾淡灰白色,胁浅栗红褐色;尾下覆羽栗黄色,有的较浅淡;尾羽暗褐,中央尾羽表面渲染暗绿褐色。

分布: 西双版纳州的勐海、景洪、勐腊和红河州的金平、绿春,为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南掸邦、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资料: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多结群在林下的灌木和草丛中活动,多见在地面刨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有时也飞到树冠上取食树果。鸣叫声十分响亮而嘈杂,尤其在发现惊扰时,一只鸣叫,群起呼应,使得寂静的森林一下沸腾起来,致使在森林中活动觅食的麂子、马鹿等闻声而逃。所以,当地猎人很讨厌这种鸟类。杂食性,剖检采自滇西南地区的l0只鸟胃,采集时间为1~9月,发现有鞘翅目昆虫(3次)、直翅目昆虫蝼蛄(2次)、鳞翅目幼虫(1次)、膜翅目蜂类(1次)、青蛙(1次)(小形蛙类),动物性食物占胃容食物总量的27.3%;植物性食物有榕果(2次)、草莓(2次)、其他果实(4次)、草籽(2次),植物性食物占72.7%。 白冠噪鹛的繁殖期,Ali & Ripley(1972)记录在印度为3~9月,最多为4~6月;Robson(2000)记录在东南亚为2~8月。l982年4月23日在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曼粉村附近约海拔720m处的山林溪沟边竹丛上发现l巢,同年5月6日在当地的相同生境中又发现l巢。所以,白冠噪鹛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的繁殖期与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基本相同。 1982年4月23日所发现的巢,筑于溪沟边林下的竹丛上,巢距地面的高度为2m。巢呈碗状,巢壁用树叶、细枝、竹叶、芦苇编制而成,外壁粗糙,内壁光滑,巢内铺垫细草根。巢口外经l8cm,内径10.5cm,巢高13cm,深6.5cm。巢内有2枚卵,平均卵重9g,量度分别为29mmx 23mm、28.5mmx 23mm。蛋壳呈乳白色。 1982年5月6日所发现的巢,巢也筑在竹丛中,离地面高1.8m。巢也呈碗状,巢口外经l5cm,内径1lcm,巢高10cm,深8cm,巢材与上述巢基本相同。巢内也有2枚卵,平均卵重9g,量度分别为30mm×23mm、29mm×23mm。卵壳白色。 Robson(2000)记述白冠噪鹛的巢呈稍大的浅杯状,巢筑于灌丛或树丛中,离地面约1.8~6m。每巢产卵2~6枚,卵壳白色,卵的量度为28.7mm x 22.4mm。 栖息地海拔500~15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和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东南亚及苏门达腊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