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秧鸡

拉丁名: Rallus aquaticus indicus Blyth

目: 鹤形目

科: 秧鸡科

属: 秧鸡属

特征描述: 嘴峰与跗蹠等长,或较长。上体橄榄褐色,满布黑色纵纹;下体灰褐色;两胁黑褐色具白色横斑;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共4个亚种,我国有2亚种。korejewi亚种上体较淡,黑纹较疏细;胸部灰色较浓,分布于新疆西部喀什、天山以至罗布泊,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至柴达木盆地,四川西南部西昌。indicus亚种上体较暗,黑纹较粗著;胸部灰色较淡。

采集地: 临沧1960.4.11.。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整个上体橄榄褐色,满布黑褐色纵纹;飞羽暗褐色;外侧翅上覆羽橄榄褐色,多少杂白色和黑褐色横斑;额、眼先及颊褐色;颏、喉棕白色;眉纹、颈侧、胸、腹石板灰色,胸、腹羽端缀棕褐色;下腹中央棕白色;两胁、腋羽和尾下覆羽黑褐而具白色横斑。两性相似。 虹膜红褐色;嘴峰暗褐,基部两侧橙红色,下嘴淡橙红色;跗蹠褐色。

分布: 永善、耿马、临沧,旅鸟或夏候鸟。省外在东北西北部呼伦贝尔盟博克图、中部哈尔滨、南部旅顺、河北北部为繁殖鸟、旅鸟;迁徙时经过内蒙中部伊克昭盟、甘肃兰州、陕西南部、河南、山东烟台、青岛、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在福建、广东越冬。台湾为罕见冬候鸟。有时在兰屿及长江下游留居至夏季。国外在西伯利亚东部、蒙古及日本等地繁殖,冬季迁徙至印度等地越冬。

资料: 栖于水田或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草丛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性畏人,见人迅速隐匿,迫不得已时,才作短距离飞翔。以软体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种子为食。 栖息地高度海拔480一76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