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鹩鹛

拉丁名: Spelaeornis chocolatinus kinneari Delacour & Jabouille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鹩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90~105mm。头侧灰色;头顶和背羽褐色,羽缘黑褐色,呈鳞斑状;翅和尾羽纯棕褐色;颏、喉近白色;腹部蓝灰,具白色次端和黑色端斑;胸侧及胁部棕黄褐色;雌鸟的胸和胁部多棕黄褐色。

亚种分布: 全世界记录4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原记录l亚种(郑作新,l994)。昆明动物研究所l985年5月在云南东南部屏边县大围山调查期间,采集到分布于越南北部的S.C.kinneari亚种,为中国鸟类亚种新记录。所以,中国分布2亚种,云南均有记录。

采集地: 屏边大围山l985.5.1~2.。

形态特征: 与前亚种相似,但喉部呈纯白或淡皮黄色;胸和腹部的白色次端斑及黑色端斑较大。 幼鸟:1985年5月1日和5月2日,在同一地点采集4只刚出飞的幼鸟,体羽的羽枝松散;上体暗棕红褐色;头顶至上背的黑褐色羽缘较明显,呈鳞斑状;下背至尾上覆羽和飞羽及尾羽几纯暗棕红褐色;颏、喉、胸和腹部暗棕黄褐色;有的羽基部显露呈灰色,有的腹部渲染淡灰黄色。

分布: 云南东南部屏边、金平,为留鸟。国外分布于越南西北部。

资料: 栖息于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成对或单个在林缘灌丛、草丛中活动,觅食昆虫。据Robson(2000)记述:繁殖期为3~6月。巢成球形,侧面开口,筑于灌丛或蕨类植物丛中,离地面约75cm。窝卵数2~4枚,蛋壳白色或粉白色,具红色或红褐色斑纹。卵的量度为l8.1~20.7mm×14~16.4mm。 栖息地海拔1400~2800m。资源现况为稀有种。分布范围为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南部、缅甸,中国四川中部峨眉山和西南部、云南西部和东南部,越南西北部。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南亚地区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