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胸鹪鹛

拉丁名: Pnoepyga albi‘venter albiventer(Hodgson)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鳞鹪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85~103mm。尾极短而不外露;翅短圆;嘴直而尖细;脚较长而粗壮;上体暗褐,羽缘黑褐色,每羽端部中央具棕黄色细小点斑;颏喉白色或皮黄色;胸、腹部黑褐,羽缘白色或皮黄色,均呈鳞斑状花纹。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记录2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我国仅分布指名亚种(郑作新,l994),云南有记录。

采集地: 贡山:l2号桥l973.5.4~8.,巴坡l973.11.12.,马库l973.11.19.。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头顶至后颈、上背和肩羽均呈暗棕褐色,羽端缘黑褐色,具棕黄色羽干细纹或次端点斑;腰至尾上覆羽亦呈棕褐色,具棕黄色次端横斑和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和飞羽表面棕褐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端部具棕黄色点斑;飞羽内(甲+羽)暗褐色;尾羽暗棕褐色;眼先、眼周、颊部和耳羽暗褐色,斑杂棕黄色点斑及羽干纹;颏、喉白色,羽端狭缘浅灰色;胸和腹部羽片中央黑褐,端部宽缘白色;两胁和下腹部及尾下覆羽亦呈黑褐色,狭缘淡棕黄色。下体为黄色型的鸟,白色部分转呈皮黄色。 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黄褐色;跗蹠和趾淡褐色,爪黄角褐色。

分布: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贡山、陇川江河谷,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中部至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布拉马普特拉河河谷,缅甸北部和越南西北部。

资料: 栖息于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单个或成对在林下地面活动觅食。据Robson(2000)记述:在东南亚的繁殖期为5~7月。巢成球形,侧面开口,用苔藓筑成,在土埂或石头缝隙间。窝卵数2~5枚。蛋壳白色。卵的量度为l9.3mm.×14.1mm。 栖息地海拔1 500~2 600m。资源现况为稀有种。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区的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不丹、缅甸北部,中国的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越南西北部。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区的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