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颈鸫

拉丁名: Turdus ruficollis ruficollis Pallas

目: 雀形目

科: (1)鸫亚科

属: 鸫属

特征描述: 全长221~251mm。头顶和上体余部灰褐色;眉纹棕红色;颏、喉和胸部棕红色;腹部白色,两胁沾灰;尾下覆羽白,基部淡棕黄色;尾羽棕栗黄色,中央尾羽端部渲染灰褐色。两性相似,但雌鸟的眉纹和喉、胸部的棕红色较浅淡。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2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均有分布(郑作新等,1995),云南仅记录l亚种。

采集地: 泸水姚家坪l974.2.14.;丽江马场l981.10.28.;宁蒗泸沽湖1981.11.22.;双柏平河水库l977.11.27.。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后颈至背和肩羽及尾上覆羽灰褐色;额基稍沾锈黄色,前额至头顶杂有黑褐色羽干细纹;眉纹棕红色,由额基延伸至枕侧;眼先黑色,杂棕黄细小点斑;眼圈和颊部棕红色;耳羽灰褐色;颏、喉至胸棕栗红色,伸达颈侧;腋羽淡栗黄色;腹部白色,两胁淡灰白色;尾下覆羽基部栗红,端部白色;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缘淡灰褐色;尾羽棕栗黄色,中央尾羽端部和外侧尾羽端缘渲染灰褐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眉纹和颏、喉至胸的棕栗红色较浅淡。 虹膜暗褐色;上嘴和下嘴尖端黑褐色,嘴缘和下嘴基部黄色;跗蹠和趾、爪暗黄褐至暗褐色。

分布: 腾冲、盈江、宁蒗、泸水、丽江、大理、澜沧、景东、勐海、双柏、新平、永善、蒙自等地,为旅鸟、冬候鸟。省外分布于东北和新疆北部,为繁殖鸟;内蒙古、甘肃、河北、北京、山西、陕西、西藏等省区,为旅鸟和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至我国黑龙江,为繁殖鸟;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和缅甸等地,为旅鸟、冬候鸟。

资料: 栖息于山地森林,秋、冬季结小群活动于林缘和田坝区的树上(彭燕章等,l987),以野果、杂草种子和甲虫等昆虫为食。据10月采自丽江和宁蒗标本的胃检结果,昆虫性食物占83%,其余为桨果等植物性食物。 栖息地海拔1400~39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