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拉丁名: Anas platyrhynchos platyrhynchos Linnaeus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河]鸭属

特征描述: 体形似家鸭。雄鸭头和颈辉翠绿色,颈基具一白色领环;上背灰白,满布暗褐色波形细纹,羽缘棕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由黑褐转呈亮黑色;胸栗色,下体余部灰白;翼镜紫蓝色,缘以白色宽边;中央两对尾羽绒黑,末端向上卷曲。雌鸭背面黑褐色,具浅棕色宽边;腹浅棕色,满布暗褐色点斑;翼镜与雄鸟相似;嘴端暗棕黄。雌鸟与斑嘴鸭相似,但嘴端无黄斑。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7个亚种,我国仅记录指名亚种。

采集地: 昆明滇池1985.1.22.;寻甸羊街l961.12.28.;嵩明上游水库l985.1.26.;洱源茈碧湖1984.11.24.;剑川剑湖l984.11.27—29.;石屏异龙湖1983.12.11.;贡山巴坡l973.12.17.。

形态特征: 雄陛成鸟:头、颈翠绿色,闪金属光泽;眼下有一白色小斑,颈基具一白色领环;上背肩羽密布褐色和灰白色相间的虫蠹状波形细纹,羽缘棕褐色;下背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转呈亮绒黑色,具蓝绿色光泽;中央两对尾羽亦呈亮黑色,尖端向上卷曲;外侧尾羽灰褐,具宽阔白缘;最外侧尾羽白色,羽片中央缀浅灰色斑纹;翅灰褐;翼镜紫蓝色,框缘镶以绒黑色和白色;上胸浓栗色,下胸栗色较浅淡并具浅棕色羽缘;腹和两胁白色,密布棕褐色虫蠹状细纹;尾下覆羽绒黑色。 雌性成鸟:头顶至枕后黑色,杂以棕黄色纵纹;后颈与头侧淡棕色,满布黑色或暗褐色细纹;上体余部均黑褐色,具浅棕黄色羽缘;外侧尾羽的黑褐色斑较浅淡,羽缘白色;两翅与雄鸟相似。颏和前颈浅棕黄色;下体余部浅棕黄或棕白色,满布暗褐色点斑或纵纹;两胁纵纹较粗著。 虹膜棕褐色;上嘴橄榄绿色(雄鸟)或黑褐色,端部暗棕黄(雌鸟),嘴甲黑(雄鸟)或黑褐(雌鸟),下嘴浅黄褐;跗踱红色(雄鸟)或橙黄色(雌鸟);爪黑色。

分布: 昆明、嵩明、寻甸、会泽、石屏、大理、剑川、洱源、贡山、丽江、永胜、宁蒗等地,冬候鸟。省外在东北、新疆西部和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西藏南部等地繁殖。繁殖区以南的广大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国外在欧洲、亚洲北部及美洲的西北部繁殖,从繁殖区以南到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阿拉伯湾、印度、日本和墨西哥北部越冬。

资料: 绿头鸭每年lo月从北方迁来云南省越冬,次年3月迁回北方繁殖。在云南省越冬期间各湖泊中分布数量不等。1983—1984年冬季的水禽资源调查中,在洱源茈碧湖见358只的大群,剑川剑湖145只,丽江文笔海129只,其它湖泊仅见数十只。1987年1月5日在会泽大桥水库见到300一400只。是野鸭中常见种类。白天结群活动于江河、池沼、水库、湖泊等水面上,亦常见在岸边和浅水处活动,有时也与斑嘴鸭等野鸭结成大群在水面上漂浮。夜晚到岸边农田或沼泽地栖息,食物以各种水生和陆生野草种子、芽、茎、叶、藻类、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鱼、螺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剖验l2月至次年l月采集的6胃,其中1胃内见有白鲢鱼,4胃有水草,5胃内有一定数量的砂子。动物性食物占总食物量的26.1%,植物性食物占73.9%。 绿头鸭是云南省越冬鸭类中数量较多,个体比较大的一种野鸭,其个体肥大,是野味中的上品,羽毛除供填充用羽外,翼镜(商品名绿头鸭翠或蓝鸭翠)、雄鸭的肩羽(火烧边)、胁羽(白花毛)、雄鸭的两对中央尾羽(黑小勾或蝎小勾)、腰侧羽(白银边子)、初级飞羽(鸭膀子)、内侧次级飞羽(绿头鸭披子)、翅上次级大覆羽(黑二翼、拐子骨、黑点二翼毛)等均可做彩色饰羽,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是云南省的主要狩猎鸟类之一。 据文献考证,我国饲养的家鸭是由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的(郑作新等,1979)。 栖息地高度海拔1200--40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