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尾

拉丁名: Enicurus scouleri Vigors

目: 雀形目

科: (1)鸫亚科

属: 燕尾属

特征描述: 全长约1 10~13%mm。前额白色,头顶至上背和颏、喉至上胸及头、颈两侧黑色;翅黑褐色,近基部具宽阔的白色翅斑;腰至尾上覆羽及下体余部白色;尾羽从中央向外逐渐延长,成又尾形,两性相似。与白冠燕尾相似,但体形较小;尾羽较短。

亚种分布: 按Howard & Moore(1980)记录,本种有2亚种分化,除指名亚种之外还有分布在我国台湾的E.s.fortis哑种,、但郑作新等(1995)研究表明,Hartert(1910)以台湾的小燕尾翅较长,头顶的白斑较大定立的E.s.fortis新亚种不能成立,本种应为一个单型种。

采集地: 贡山:巴坡l973.5.17.~6.1.,l973.12.3.,七箐l973.1 1.8.~l2.16.;泸水片马l974.1.15.;维西:偏天阁l956,9.19.,犁地坪1981.10.31.;中甸1981.10.24.;绿春1972.4.30.:巧家2002.7.24.。

形态特征: 成鸟:两性相似。前额至头顶前部白色;头顶后部至上背和头、颈两侧及颏、喉至胸纯黑色;下背和下胸部白而沾染灰黑色;尾上覆羽和腹部至尾下覆羽纯白色;翅黑褐色,翅上大中覆羽端部及内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l道宽阔的白色翅斑,内侧飞羽近端狭缘白色;中央尾羽先端大部黑褐色,仅基部白色;外侧尾羽大部白色,仅端部内侧多少缘以黑褐色;最外侧尾羽几为纯白色。 幼鸟:据7月l0日采自维西的标本,与成鸟相似,但额和头顶全为黑褐色;颏、喉和前胸近白色;体羽黑色部分较成鸟浅淡。 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跗蹠浅肉红色。

分布: 贡山、泸水、德钦。维西、中甸、红河、绿春、昭通、永善,巧家,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四川、甘肃、陕西、河南一线及以南的各省区。国外分布于中亚地区东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缅甸、越南等。

资料: 常见于山溪水流的石头上,单个或成对活动,觅食水生昆虫。在永善剖检4个鸟胃,胃内容物为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在维西采l标本的胃容物亦全为昆虫碎片。筑巢于溪流边的岩石上,巢呈碗状,以苔藓和草根编制而成(郑作新等,1995)。 栖息地海拔760~2 7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