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Prunella strophiata strophiata(Blyth)
目: 雀形目
科: 岩鹨科
属: 岩鹨属
特征描述: 全长l30~156mm,体形与麻雀相似。眉纹显著,前段灰白向后呈棕红色;上体淡棕褐色,杂以宽阔的黑褐色纵纹;胸棕红色,下体余部白色;喉部具黑褐色点斑;腹部具黑褐色纵纹。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分化为2亚种,,我国仅记录指名亚种,云南有分布。
采集地: 丽江马场1981.10.27~28.;维西犁地坪1981.10.30.~ll.2.;宾川鸡足山1981.11.13.;宁蒗泸沽湖1981.1 1.20~23.;贡山马库l973.11.19.;德钦阿东l979.11.5.;中甸:大雪山l981.9.8.;上桥头1981.10.20~24.。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上体浅棕褐色,各羽均具宽阔的黑褐色羽干纹;腰至尾上覆羽浅灰黄褐色,而黑褐色纵纹不著;尾羽褐色,边缘较浅淡而沾棕;眼先、颊和耳羽黑褐色;眉纹前端白色,眼上方转为棕红色且形宽阔;颈侧灰白色,具黑色轴纹;翅暗褐色具浅棕褐色羽缘;大、中覆羽和三级飞羽具浅棕褐色或近白色羽端;颏、喉白色,杂以黑褐色点斑;胸棕红色,成宽阔的胸带状;腹部白色,具黑褐色纵纹;胁和尾下覆羽沾棕亦具黑褐色纵纹。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胸部横带呈浅棕色,并具黑褐色纵纹。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基部角黄色;跗蹠和趾棕褐色,爪暗褐色。
分布: 宾川、宁蒗、丽江、贡山、中甸、维西,为留鸟。省外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西藏,为留鸟。国外见于喜马拉雅地区的东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北部。
资料: 常栖息于密被蕨类或杂草丛生的山坡地、灌丛、稀树灌丛以及草地和农耕地中,繁殖期多见单个或成对活动,秋冬季多结群。 杂食性。剖检33胃,仅1胃见有昆虫碎片,其余各胃内均为植物性食物,包括有草籽、果实碎片和植物碎片等。 栖息地海拔1 900~417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其邻近地区的高海拔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