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

拉丁名: Troglodytes troglodytes nipalensis Blyth et Hodgson

目: 雀形目

科: 鹪鹩科

属: 鹪鹩属

特征描述: 全长82~l l5mm。体型较小,通体近棕褐色,具黑褐色细横斑;翅和尾羽的黑褐色横斑较粗著;尾较短,栖止时尾常高翘。性羞怯,大多隐匿在灌木丛中。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分化为37 亚种,我国记录7亚种,云南分布3亚种。

采集地: 贡山:巴坡三队l973.11.16.~l2.2.,钦郎当1973.1 1.15.。

形态特征: 成鸟:上体较talifuensis和szetschuanus两亚种多褐色而少棕色,显暗一些;下体的黑色横斑细而密集;尾羽的黑褐色横斑较窄而多,约9~10条。

分布: 贡山独龙江河谷,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东南部林芝、察隅等地。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查尔邦。

资料: 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及矮树丛、竹林、灌丛和砾石堆等处,多在地面阴湿处活动。有季节性垂直迁移性,夏季在海拔较高的高山灌丛或丛林等处,冬季则移往海拔较低的地带活动。亦常见在村寨附近的矮树丛、绿篱、竹林及草丛等处活动,有时甚至钻人村民的草堆和厨房中。常单个或成对在灌丛、枯倒树上跳跃,栖止时尾羽常上翘。飞行时距地面不高,仅向前做短距离直线飞行,很快就落下。性较胆怯,见人稍接近时,便很快钻人砾石下或灌丛中。 叫声响亮,富于变化而动听,通常以发出轻微而单调的近似“zai,zai…”声为多,常见站立于灌丛、枯树桩上鸣叫,或边跳边叫。 常见在地上觅食小昆虫,剖检8胃,除1胃为空胃,1胃内仅有浆果碎片,l胃内有虫卵、膜翅目昆虫和昆虫碎片,另1胃内有膜翅目昆虫、小甲虫、幼虫残体和微量绒羽毛以及草籽和种皮碎片外,其余4胃均为昆虫碎片。植物性食物占食物总量的5.4%,动物性食物占94.6%。 在灌木丛、枯枝堆、树根间、岩石裂缝以及树洞中营巢,巢用苔藓、细树枝等构成圆球状或圆碗状。每窝产4~6枚卵,卵椭圆形。白色具褐色和红褐色斑。孵化期l4~15天,育雏期16~17天。l995年6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发现2巢,l巢营于海拔3650m的针阔混交林中的岩缝中,巢近圆形,外径为15cm×11cm,巢口3.5cm,巢深9cm,巢口向内转一个弯,形成“L”形,巢儿乎全由苔藓构成。另l巢营在冷杉林中的次生杜鹃丛树根与岩石的缝隙间,巢口为半圆形(上部为岩石),巢l5高3.5mm,宽7mm,巢由苔藓和细小的树枝构成,内垫有许多羽毛,巢内有6只雏鸟,雏鸟头、背、胸、胁的两侧以及翅、尾已生长出褐色的正羽羽芽,头顶尚有一些绒羽,嘴角鲜黄色,嘴肉色。6只鸟的量度为:体重9.3(8.0~10.50)g,翅长24(22~26)mm,尾长5.5(3~7)mm,跗蹠l7.2(16~20)mm,嘴峰6.3(5.5~7)mm。 栖息地海拔1 700~4 0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