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山鸦

拉丁名: Pyrrhocorax Lurrhocorax himalayanus(Gould)

目: 雀形目

科: 鸦科

属: 山鸦属

特征描述: 全长340~420mm。通体纯黑色,与乌鸦相似,但嘴较细长而曲,呈橙红色,跗蹠亦呈橘红色与其他乌鸦显著有别。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分化为8亚种,我国记录3亚种,云南分布1亚种。

采集地: 丽江玉湖1956.10.5~14.,l960.6.28.;中甸小中甸1981.9.5.。

形态特征: 成鸟:通体纯黑色,稍沾紫蓝色金属光泽;头顶、后颈和背的光泽略著,两翅和尾闪显著的蓝绿色金属光泽。 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体羽光泽稍暗;嘴形较小,红色较淡而染角褐色。 虹膜褐色;嘴、跗蹠和趾橘红色,爪黑褐色。

分布: 丽江、中甸,为留鸟。省外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四川、西藏,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地区。

资料: 栖息于高海拔地带多岩的开阔河谷、稀树荒地、灌丛及草甸中。繁殖期一般成对或结家族群活动,非繁殖期常集成大群活动。白天常在农田和村庄附近觅食,取食后多在溪流、浅水滩等处饮水,或停息在崖壁上。晚上在悬岩峭壁的天然石洞或岩石缝隙中栖居。不甚畏人,但性机警,与其他乌鸦一样,难以靠近。 叫声粗呖,据李桂垣等(1985)记载:停息时很少鸣叫,不时发出单调的“ga,ga”声,结大群飞行时,载飞载鸣,鸣声与乌鸦相似,但高而尖锐,似“jiuer—jiuer—jiuer”声,此起彼落,十分嘈杂。 以昆虫、蚂蚁、蠕虫等为食,也取食杂草种子和农作物。剖检2胃,胃内有象鼻虫、鞘翅目昆虫和鳞翅目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占96%;植物性食物仅见有植物根,占4%。 繁殖期在岩壁的间隙或石洞中营巢,每巢约产卵3~5枚,多为4枚,有时也可见2枚或6枚、7枚。卵多为皮黄、浅绿灰色,杂以带褐色的斑点。两性营巢,雌鸟孵卵,孵化期l7~18天,双亲同时育雏。 栖息地海拔2 760m以上。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