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椋鸟

拉丁名: Sturnus contra superciliaris(Blyth)

目: 雀形目

科: 椋鸟科

属: 椋鸟属

特征描述: 全长212~242mm。前额至头顶白而具黑色纵纹;除腰白色,翅斑白色外,上体余部全为黑色或暗褐色;头侧白色;颏、喉和上胸黑色;下胸以下纯白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分化为5亚种,我国记录2亚种,云南均有分布。

采集地: 耿马:勐定l960.4.13~17。,四方井1960.4.16~21.,l964.5.15~19.;盈江1960.5.18.;潞西:芒市1962.4.26.,遮放1962.4.3~4.。

形态特征: 成鸟:额基至头顶前部黑而具白色纵纹;眼先、头侧、眉纹和耳羽纯白色;头顶和颈部及颏、喉至上胸部黑色,闪绿色金属光泽;后颈两侧杂有少量浅褐色细纹;背暗褐色;腰羽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最外侧尾羽外(甲+羽)略具白色狭缘;肩羽暗褐色,外(甲+羽)具白色宽缘与中覆羽先端白色形成l道明显的翅斑;翅缘白色,翅上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甲+羽)辉黑色;下胸和腹部白而微沾灰色;两胁灰褐色;翅下覆羽、腋羽及尾下覆羽纯白色。 虹膜黄色,眼周裸区深橙黄色;嘴黄色;脚黄褐色,爪角黄色。

分布: 耿马、潞西、盈江,为留鸟。国外见于印度阿萨姆东部和缅甸。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