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卷尾

拉丁名: Dicrurus leucophaeus salangensis Reichenow

目: 雀形目

科: 卷尾科

属: 卷尾属

特征描述: 全长256~284mm。体形与黑卷尾相似;体羽大都灰色或灰黑色;最外侧l 对尾羽最长,呈深叉状。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分化为14亚种,我国记录4亚种,云南分布3亚种。

采集地: 元阳牛角寨l981.2.19.。

形态特征: 与leucogenis亚种相似,但头侧白斑较小而不呈纯白色;通体羽色略深;头侧、眼先、眼周和耳羽呈灰白色;体羽大都蓝灰色,下体较上体稍浅淡;下腹部至尾下覆羽灰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浅灰色。

分布: 元阳、永善,为旅鸟或迷鸟。省外分布于湖南,东达福建与广东交界以南地区,西抵贵州,为夏候鸟;海南岛,为旅鸟。国外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南抵马六甲海峡,为旅鸟、冬候鸟。

资料: 栖息于山区和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或林缘地带,也活动于村落附近的乔木和疏林间,喜停息在高大的乔木树冠上,很少到密林及灌丛中活动。常成对或单个活动,当发现食物后立即向下快速飞捕,捕获后又转向上飞回原处。飞行时双翅时展时合,呈波浪状飞行。如无惊扰可在同一地点停留很长时间。叫声通常粗厉而不悦耳,但有时也会发出较和谐的鸣声,甚至可模仿别的鸟鸣叫。 食物绝大部分是昆虫。剖检4~8月的鸟胃,胃内有蜂类、小甲虫、象鼻虫、金龟子等,全为动物性食物,其中以膜翅目蜂类为最多,占77.1%。 在高大乔木近顶端的水平树干分叉处营巢。巢为浅杯状,用树枝、棕片、树叶、干草和苔藓等筑成,每窝产3~4枚卵,卵壳颜色变化较大,从粉红到淡橙黄色均有,常具大小不一的斑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1962年4月25日在潞西县采的l只雌鸟,其输卵管中有l枚硬壳卵,壳上有黑棕色斑点。l965年5月24日在腾冲大塘观察l巢,巢筑于树冠中部外侧枝叉上,由棕丝、马尾等构成,巢呈杯状,内径8~10cm,巢中多羽虱,雄鸟在树顶和附近护巢,遇入侵巢区的老鹰等,立即前往逐敌。搏斗时,时而俯冲,时而仰击,连续不断,并高声鸣叫,直至驱敌远飞而后返回巢附近。 栖息地海拔200~30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