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伯劳

拉丁名: Lanius tephronotus tephronotus Vigors

目: 雀形目

科: 伯劳科

属: 伯劳属

特征描述: 全长l96~245mm,体形与棕背伯劳相似。额基、眼先至耳羽黑色,形成宽阔的黑纹;头顶至下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棕黄色;翅、尾黑褐色;胸和两胁渲染锈棕色;下体余部近白。

亚种分布: Howard & Moore(1984)和Mayr & Greenway(1960)将该种列为棕背伯劳的亚种,计l2亚种。郑作新(1987)和陈服官等(1998)仍将灰背伯劳单列为种,依Vaurie (1959),灰背伯劳有2亚种,中国仅记录指名亚种,云南有分布。

采集地: 中甸:小中甸1981.8.14~17.,吉沙l981.8.18~23.,天宝山1981.8.28.;腾冲曲石1998.10.28.;维西:维西1956.9.4~11.,犁地坪1981.10.30.,攀天阁1959.9.15.;勐腊:易武1960.1.19.~2.8.,农林l959.12.19.,勐仑l959.3.26.,l959.12.12.;景洪:小勐养l960.3.18.~4.18.,橄榄坝1960.2.16.,l960.5.4.;勐海l957.2.24.;大理:苍山东坡1984.7.8.,观音堂1984.7.21.;丽江:丽江1960.6.14~29.,玉峰寺1984.6.19.,鲁甸1956.8.20~30.;剑川桃源乡1984.7.2.;保山l960.3.22.;潞西遮放1959.12.25.,1962.3.20.;泸水片马l974.1.12~25.;贡山:马库1973.5.20~23.,巴坡l973.5.20.;绿春黄连山l996.4.29.。

形态特征: 成鸟:额基、眼先、眼周、颊和耳羽黑色;头顶至下背、肩羽暗灰色;腰至尾上覆羽棕黄色;尾羽黑褐色,羽缘和羽端浅棕黄色;翅黑褐,翅缘近白,次级飞羽和大覆羽缘以淡棕黄色;颏、喉和颊白色;胸和腹部淡棕白色;体侧和覆腿羽及尾下覆羽棕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淡棕白色。 幼鸟:据l981年8月22~23 日采自中甸吉沙标本描记,额、头顶至下背、肩羽暗灰色,略沾棕色,杂以黑褐色和浅棕色横纹;腰、尾上覆羽棕褐色,亦具黑褐色横纹;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逐渐变为棕褐色;眼先、眼周、耳羽黑褐色;翅与成鸟相似,但较浅淡;颏、喉灰白色,杂以黑褐色细小斑纹;胸、腹、两胁和覆腿羽浅棕黄色,具明显的黑褐色细横纹;胸部和两胁略深,横纹较密集;腹部中央浅淡近白色,几无横纹;尾下覆羽淡棕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浅淡;跗蹠、趾和爪黑色。

分布: 勐腊、景洪、勐海、潞西、盈江、保山、腾冲、泸水、贡山、昆明、丽江、维西、中甸、蒙自、屏边、陇川江河谷、陇川江与怒江间山脉,为留鸟。省外见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贵州、四川和西藏,为夏候鸟或旅鸟;河北和上海,为迷鸟。国外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海拔244m以上的印度加瓦尔至阿萨姆,为繁殖鸟,冬季迁至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北部的平原区和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半岛等地越冬。

资料: 栖息于松、杉针阔混交林等森林、灌丛及草甸、河谷、农田等处的乔木和灌丛中。常见在农田、村寨附近的乔木、灌丛、篱笆或电线上停息,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习性与其他种类的伯劳相似。喜停息于干树枝顶部及树冠上呜叫,叫声似“zi cha—zi cha—zi cha—zi cha”声。 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剖检37胃,其中1胃空胃,l胃为植物碎片和植物种子,1胃内全为坚果,另l胃中有植物碎片和鳞翅目幼虫、昆虫幼虫碎片,还有1胃内有小鸟羽毛和骨,除这5胃以外,其余胃内均为昆虫,有直翅目蝗虫、鞘翅目甲虫、金龟予以及成虫、幼虫碎片、膜翅目蚂蚁、鳞翅目幼虫、双翅目昆虫和蜘蛛等。植物性食物占7.5%,动物性食物占92.4%。 栖息地海拔300~36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山脉东南部和中国西南山地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