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胸鹨

拉丁名: Anthus roseatus Blyth

目: 雀形目

科: 鹡鸰科

属: 鹨属

特征描述: 全长l20~175ram。体形与树鹨相似,但后爪较后趾为长。上体橄榄灰褐色,上背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羽缘淡棕白,呈斑杂状;胸部淡葡萄红色,成鸟繁殖羽胸部几无黑色纵纹,非繁殖羽胸部具黑色纵纹而葡萄红色较浅淡;两胁具黑色纵纹;腋羽鲜黄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景洪橄榄坝l957.3 15;勐海1957.2.26;景东:左所营1957 1 6.,董家山1957.3 4.:双江l960 3.26.;福贡知子罗1978 8.20;维西偏天阁l956 10.6.;丽江1960.3.28.,6.20~25;宁蒗泸沽湖l981 11.20~23;昭通1963 12.1;巧家1963.11.22~27;永善井底1963.11.24~25.;昆明l974 10.12.,l979.2.16,1982.11.18;江川渔村1983 12.31;宜良汤池1983 11.22.;个旧大屯l983 12.3。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繁殖羽):前额、头顶至后颈橄榄灰褐色,隐现暗褐色纵纹;眉纹淡棕白色;上背至腰和肩羽亦呈橄榄灰褐色,上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羽缘淡棕白色,呈斑杂状;下背的黑色纵纹渐细,腰羽几纯橄榄灰褐色;翅上小覆羽橄榄灰褐色,具纤细的暗褐色轴纹;中覆羽和大覆羽及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淡棕白色,形成翅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暗褐,狭缘橄榄灰,外侧初级飞羽外翈羽缘较鲜亮,呈淡棕白色;眼先、眼下和耳羽至颈侧呈橄榄灰褐色,斑杂暗褐色纵纹;颏、喉淡棕白,稍沾粉红色;胸部葡萄红色,有的散布少量黑色斑纹;胁部淡棕白,具显著的黑色纵纹;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纯棕白色;腋羽鲜柠檬黄色;翅下覆羽浅灰褐而沾黄色;尾上覆羽暗褐,羽缘橄榄灰褐色;尾羽黑褐,狭缘淡褐色;最外侧1对尾羽大部白色,仅内翈近基部宽缘暗褐色,次l对外侧尾羽端部具楔状白斑。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 非繁殖羽:胸部的葡萄红色较浅淡,呈乳黄色,满布黑色纵纹,但腋羽呈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较浅淡,呈角褐色;跗蹠和趾褐色,爪角褐色。

分布: 景洪、勐腊、澜沧、景东、双江、福贡、维西、保山、腾冲、盈江、大理、宾川、漾濞、昆明、宜良、江川、蒙自、个旧、昭通、巧家、永善等县,为留鸟;在西北部高山地带,为繁殖鸟。省外分布于新疆西部和南部,甘肃天祝、兰州、文县,宁夏、青海、西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秦岭、河北小五台山等地区,为夏候鸟;在四川和西藏南部,昌都地区北部及西南部,为留鸟;海南岛仅记录于海口,为迷鸟。国外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印度北部、缅甸、泰国、越南等地。

资料: 栖息于山坡稀树草地、耕作地和田野,有时也见于林缘和灌木林地带。多见单个或结小群在地上活动觅食昆虫和草籽。剖检11月和l2月采集的3只鸟胃,见有昆虫碎片(1次)、草籽(2次)。在云南的繁殖资料尚无记载。 栖息地海拔500~39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