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鹨

拉丁名: Anthus cervinus(Pallas)

目: 雀形目

科: 鹡鸰科

属: 鹨属

特征描述: 全长l55mm。体形大小与树鹨相似。上体淡棕褐色;头顶、背、腰至尾上覆羽满布黑褐色纵纹;背羽的黑纹尤为粗著;颏、喉至上胸呈浅棕红色;胸和腹部淡乳黄色;胸和两胁具黑褐色纵纹;腋羽近白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景洪橄榄坝l960.4.20.。

形态特征: 雌性成鸟(冬羽):前额、头顶至后颈淡棕褐,具黑褐色纵纹,后颈部的黑褐色纵纹较纤细;上背至腰和尾上覆羽的羽片中央呈黑褐色,羽缘棕褐色,形成粗著的黑色纵纹;肩羽和翅上小覆羽淡棕褐,沾橄榄绿色,具暗褐色纵纹;翅上大、中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褐,宽缘淡棕褐色,尤以中覆羽的端部最鲜亮,形成翅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暗褐,狭缘淡棕褐色;眉纹淡棕黄;眼先、眼下和耳羽呈棕红褐色;颊部淡棕黄色;颚纹黑褐色;颏、喉淡棕红色;胸和腹部淡乳黄色,胸和两胁具黑褐色纵纹;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纯乳白色;尾羽黑褐色,狭缘淡棕褐色,最外侧1对尾羽白色,仅内翈近基部具黑褐色斜形块斑,次1对外侧尾羽仅尖端具白斑。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爪淡褐色。

分布: 景洪、蒙自、金平、昆明,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东北呼伦贝尔盟、中部、南部和西南部,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四川峨眉、雅安、宝兴、灌县等地,为旅鸟;长江以南地区,广西靖西、邕宁、上思,海南岛和台湾等地,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古北区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北部、拉普兰、俄罗斯北部、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等地,冬季南迁至非洲西部和东部,亚洲的朝鲜、日本、伊朗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资料: 栖息于河谷开阔地的树上或田边灌丛,常见单个或结小群活动。在地上觅食草籽和昆虫。 栖息地约海拔5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