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鹡鸰

拉丁名: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目: 雀形目

科: 鹡鸰科

属: 鹡鸰属

特征描述: 全长l71~206mm。体羽为黑色和白色;上体大都黑色,下体除胸部具黑斑外,纯白;翅黑色具显著的白色斑纹;尾羽外侧2对几纯白,其余中央尾羽主要呈黑色;飞行姿式呈波浪式起伏,停栖时尾羽不停地上下摆动。

亚种分布: 据Vaurie(1959)列白鹡鸰为12亚种,Mayr & Greenway(1960)也列l2亚种,但删去Vaurie(1959)所列的vidua亚种,而新列了forwoodi亚种;Howard & Moore(1980、1984)列11亚种。上述文献均将日本白鹡鸰(Motacilla grandis)和印度鹊鸽(大斑鹡鸰)(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单列为种,而在郑作新(1987)、郑宝赉等(1985)、彭燕章等(1987)文献中,均将其列为白鹡鸰(Motacilla alba)的亚种。但是,在郑作新(1994、2000)《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大全》中,将grandis和maderaspatensis单列为2种。所以,中国记录白鹡鸰为7亚种,云南省有4亚种。

采集地: 勐腊:龙林l959 12.21,易武1960.1.25,勐仑1960.1.2.;贡山 1973 12.29;景东:左所l957 1.6.,温卜l964 8 31.。

形态特征: 前额、眼先、眼周、眉纹、耳羽和颊、颏至上喉及颈侧呈白色,与ocularis亚种相似,但无黑色穿眼纹;头顶、后颈和背部及肩羽悉呈亮黑色,与alboides亚种相似。 1963年8月30日在贵州榕江,1964年8月31日在景东温卜和1988年9月6日在湖北宣恩采集的3只雄鸟,头顶至后颈黑色,背至腰和肩羽石板灰而多少斑杂黑色,余部与其他标本相似。据Ali & Ripley(1960)记述,认为这是雄鸟的首次冬羽。雌鸟的首次冬羽,上体呈沾褐的石板灰,头顶如背或较暗,前额较成鸟少纯白色。l973年12月29日在贡山采1只雌鸟,前额、眼先、眼周、耳羽、颊部、颈侧和颏、喉呈白色,但白色不如成鸟鲜亮;头顶前缘斑杂黑色,头顶至后颈、上背至腰羽及肩羽呈浅褐灰色;黑色胸斑较狭小。

分布: 景东、贡山、大理、丽江、腾冲、蒙自、牟定、双柏等地,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内蒙古北部呼仑贝尔盟扎兰屯及大兴安岭、中部呼和浩特,东北小兴安岭至南部旅顺及西南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西抵青海全境、甘肃武山、兰州、西北部天堂寺,四川西北部若尔盖、甘孜、中部峨眉山、西部康定、雅江、东部酉阳(9月24日),湖北宣恩(9月6 日)、贵州雷山(8月28~30日)、安徽、浙江等地,为夏候鸟或旅鸟;广西、广东、福建,为留鸟(郑作新,l987);西藏南部、拉萨、派区、绒辖河谷、昌都地区西南部芒康,为旅鸟;海南岛,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亚洲东部、蒙古、朝鲜等地,冬季南迁至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

资料: 白鹡鸰在云南分布的4亚种中,alboides亚种在云南和邻近的西南地区为留鸟,其他3亚种为旅鸟或冬候鸟。各亚种的生活习性极为相似,是云南各地常见的鸟类之一。栖息活动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库坝塘等水域周围的沙滩、石头或沼泽湿地的草地上,也常见于田坝之中和居民区建筑物及砂石马路上。多在地上活动觅食,站立时尾羽上下摆动,飞行呈波浪式起伏,向上飞时多呜叫,叫声似“zi—lik,zi—lik,声音尖锐。飞行的高度较低,多离地数米左右。一般单个或三五只结群。据彭燕章等(1989)记载,1959年冬季,曾见数百只夜间栖宿于云南大学校园内的桉树上。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剖检分析3~8月采自滇西地区的l5只鸟胃,胃容物中有直翅目、螽蜥、蝗虫,鞘翅目金龟子、小甲虫,膜翅目蚂蚁、蜂类,鳞翅目蛾类和幼虫,双翅目的蝇蛆等及其他昆虫碎片,计l5次,仅有两胃中发现有草籽。昆虫性食物占胃含物总量的96.4%。分析结果与郑宝赉等(1985)所记载相同。 繁殖习性,据彭燕章等(1987)记述,3月中旬开始配对,采获雄鸟的睾丸均已膨大。在永善附近共发现7巢,分别在沟旁和坟堆石缝、公路桥石洞和瓦房屋檐下的墙洞里。巢洞一般离地面0 7~2m,最高达7m,最低者就在地面上。平均筑巢时问为15天。巢的外围松散,由枯枝和草茎铺成,垫有羽毛、毛发和地衣。平均外径16cm,内径7cm,高4cm。每窝产卵3~5枚,卵呈苍白色,密布淡灰紫色,淡黄褐色点斑,钝端有少量黑褐色细纹。31个卵的平均大小为21 2mm×15 6mm,平均重l.9g。孵卵多由雌鸟担任,l2天半左右孵出。雏鸟约l6天离巢。 栖息地海拔300~325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