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鸡

拉丁名: Gallus galius spadiceus(Bonnaterre)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原鸡属

特征描述: 体形与土著家鸡相似而稍小,全长416—710mm。雄鸟头顶具红色锯齿缘肉冠;上体大都红色和亮橙红色;尾羽黑色,中央两枚尾羽较长而向下弯曲;下体黑色。雌鸟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满布黑色纵纹;后颈和颈侧羽缘金黄色;胸棕色;腹浅棕色。雄鸟脚具锐距。

亚种分布: 共5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云南省均有分布。

采集地: 景东:城郊1957.,l960.5.,林街l964.7.22—8.1.,灰窑l957.3.8—5.13.,l964.9.10.;西盟南卡河1960.1.15.;永德:大雪山l964.4.23.,勐织1964.4.17—22.,曼来l964.4.23.;双江:城郊1976.3.26.,懂过l960.4.6.;镇康:曼来大雪山1960.4.30.,忙蚌l960.5.2.;耿马:勐撒1964.4.27.,孟定l960.4.8—20.;绿春大红山1972.5.21.;景洪:小勐养l960.3.30一4.4.,嘎栋乡过门山1989.3.24.;勐腊:新寨1958.4.29.,苦聪寨1982.4.19.;潞西l962.4.27.。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至头顶中央具肉质红色鸡冠,头顶两侧、枕至后颈和颈侧被火红色矛状羽,较长的矛状羽金黄色,具黑褐色轴纹,从后颈的羽基量起可达l30mm,覆盖着上背和胸两侧及翅上小覆羽;上背和翅上小覆羽黑色,略带暗蓝绿色光泽;下背及翅上中覆羽栗红色,下背较浓暗;腰和较短的尾上覆羽栗色或栗褐色,呈矛状,羽缘和羽干桔红色;较长的尾上覆羽的羽基近白色,绒羽状,羽端暗绿色,并具金属光泽;尾羽黑褐色,闪暗绿色金属光泽,中央一对尾羽特别延长,近端部弯曲呈镰刀状;翅上中覆羽栗色,羽基黑褐,羽端栗红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及最内侧次级飞羽黑而闪暗绿色金属光泽;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缘以浅棕色;次级飞羽外翈具宽阔的棕栗色边缘。胸、腹部及尾下覆羽黑色,略有光泽;肛周黑褐色,呈绒羽状。 虹膜红褐或橙红色;肉冠和肉垂砖红;脸、颏、喉及前颈裸出部浅红色;上嘴黑褐,下嘴较浅,呈角黄色;跗蹠和趾灰黑色,跗蹠后缘具一向上弯曲的尖锐长距。 雌性成鸟:额棕红色;头顶黑褐色,具宽阔的棕黄色边缘;由额过眼上方,经耳后向下至前胸的裸区边缘棕红色,耳羽簇亦棕红;后颈和颈侧黑褐色杂棕色斑纹,羽缘金黄色;背、腰、尾上和尾下覆羽及翅上覆羽棕褐色,密布黑褐色虫蠹状细斑,羽干白色或浅棕黄色;飞羽内翈黑褐,外翈边缘与背相似;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杂棕褐色虫蠹状斑,其余尾羽仅外翈带斑,内翈纯黑褐色。脸、颏、喉及前颈大部裸出,颏、喉及前颈略具棕白色纤羽;胸、腹及两胁浅棕,羽干近白;下腹中央浅棕灰色。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基部较暗;肉冠小,呈洋红色;不具肉垂和距。 雌性幼鸟:据l964年7月26日和8月1日采自景东林街的标本描记:羽色与成年雌鸟相似,但较暗;后颈及颈侧的金黄色羽缘亦较细狭,羽干纹浅黄色;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较浓艳。 雄性幼鸟:依l964年7月22日采自景东林街的标本描记:与雌性幼鸟相似,但后颈无金黄色,下体较暗。 雏鸟:依l960年4月30日采自镇康曼来大雪山和1982年4月19日采自勐腊曼粉的标本描述:额、头顶两侧棕黄色;头顶中央至后颈具一道粗著的暗棕褐色纵纹;背至尾栗色,两侧各有一条淡棕白色纵纹。脸侧浅棕黄,从眼先至眼上方有一黑色细纹,在眼后变为粗纹,并延伸至颈侧;翅上绒羽棕色,飞羽褐色满布浅黄褐色斑。颏、,喉浅黄白,胸淡棕,腹浅棕黄色。l982年的标本已长出具白端的翅上覆羽和黑褐色杂浅棕黄色斑的尾羽。上述标本除飞羽、翅上覆羽和尾羽外均为绒羽。

分布: 思茅、景东、西盟、孟连、永德、双江、镇康、耿马、沧源、景洪、勐腊、勐海、潞西、盈江等地,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北部、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