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Tragopan blythii blythff(Jerdon)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角雉属
特征描述: 大小似家鸡;雄鸟头黑,颈红;上体余部满布白色和栗赤色眼状斑;腹烟灰色。雌鸟与红胸角雉雌鸟相似,但体色较深浓,黑斑较多。
亚种分布: 共2个亚种,我国均有分布。molesworthi亚种体色较深,上胸红色较窄,见于西藏东南部达旺一带。云南记录的为blyth9亚种,体色较浅,上胸红色较宽阔。
采集地: 贡山:巴坡马库l973.11.20.;独龙江斯拉罗l990.9.22.。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至头顶中央和眼后纹及颈侧纵纹均黑色;头顶两侧,后颈、上背、上胸橙红色;上体余部黑褐色,每羽端部有一个具灰缘的白色眼状斑及一对栗褐色椭圆形次端斑,各羽尚有数道棕黄色波状横斑;最长的尾上覆羽的羽基黑褐色,而具棕黄色波状横斑,中央淡棕白,向羽端渐变为棕栗色,具黑色次端横斑和淡色羽端,其余尾上覆羽与背同色,但圆斑扩大,次端转呈栗红色。翅上覆羽、两胁与背同色;飞羽黑褐,具多道棕黄色点状横斑。下胸与腹部烟灰色,羽缘较暗而呈鳞斑状;覆腿羽和尾下覆羽与尾上覆羽同色。尾羽黑色,羽基密布棕红色虫蠹状斑纹。 虹膜暗褐色;嘴褐色;脸的裸露部金黄色,肉质角蓝色,喉下肉裙橘黄色,而缘以浅蓝色;脚粉红色。 雌性成鸟:上体黑褐色,满布棕色斑纹,呈斑驳状;背和腰羽中央“V”形黄色斑纹不甚明显;翅上覆羽和尾上覆羽中央近端处具较明显的“V”形黄色斑纹;翅上各羽的棕黄 虹膜褐;嘴角褐色;眼周裸出部近蓝;脚灰白色。色斑纹较为浓艳。颏、喉近灰白色,具褐色点斑;下体暗褐,杂棕色和棕白色斑纹,并具矛状花纹。幼雌的下体多棕黄色;尾羽黑褐,具近红棕色杂斑组成的横斑。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眼周裸出部近黄色;脚浅肉褐色。
分布: 贡山,留鸟。国外见于印度阿萨姆和缅甸西北部。
资料: 栖于密林中,常隐匿于林下稠密的灌木草丛中,难于发现,多单独活动。 求偶时雄鸟常发出不连续的“gock…gock…gock”叫声。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等为食,也吃一些昆虫(Ali & Ripley,1987)。 栖息地高度海拔1980—26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