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竹鸡

拉丁名: 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Temminck)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竹鸡属

特征描述: 与棕胸竹鸡相似;上体棕橄榄褐色,背部杂显著的栗色斑。眉纹灰色;颏、喉及胸腹前部栗棕色,向后转为棕黄色;胸具蓝灰色带斑;胁具黑褐色斑。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灰胸竹鸡共2个亚种,均只分布于我国。sonorivox亚种头、颈的两侧暗灰色,分布于台湾省;指名亚种的头、颈两侧栗红色。

采集地: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眼先及眉纹灰色;头顶、后颈橄榄褐,略具暗褐色虫蠹状细斑纹,头和颈的余部栗红色。上背灰褐色,杂褐色虫蠹状横纹,并散布栗红色块斑;下背、肩棕橄榄褐,布以黑褐色虫蠹状斑纹和暗栗红色块斑及白色点斑;腰、尾上覆羽亦棕橄榄褐色,具黑褐色虫蠹状斑纹,部分羽端中央缀一细的黑褐色点斑;翅上大、中覆羽和三级飞羽橄榄褐,布以黑褐色虫蠹状斑纹,并具棕黄色和栗色端斑,部分栗斑前缘以黑色;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翈杂以棕色;次级飞羽亦暗褐,具棕色虫蠹状斑,外翈还具浅棕色斑纹;尾羽红棕色,中央尾羽具黑褐色和浅红褐色虫蠹状斑纹。前胸蓝灰,后缘以栗红色;后胸至尾下覆羽棕黄色;后胸及两胁杂黑褐色点斑,两胁点斑较大,几呈横斑状。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稍小。跗蹠无距。 虹膜深棕色或淡褐色;嘴黑色或近褐色;脚绿色或黄褐色。

分布: 永善(彭燕章等,1987),留鸟。省外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北至陕西和河南南部,西至四川峨边、峨眉、雅安等地。l919年被引入日本。

资料: 栖息于灌丛、竹林和草丛中,也见于山边的耕地中。性喜结群,除繁殖期外多结成几只到几十只的群体活动,冬季的群体一般较大。汤泽生等(1960)报道:灰胸竹鸡每群活动的区域,取食点及栖息地都很固定,同一地带,在甲群活动的范围之内,从未看到乙群进入,所以竹鸡是一种占区现象较强的鸟类,其原因可能与获取食物有关。灰胸竹鸡清晨开始活动,夜间栖宿于竹或杉树上。亦随季节变化作短距离的垂直迁移,夏天多在海拔较高的山腰或山顶活动,冬季则降至山麓。 灰胸竹鸡鸣声响亮,很远都能听到。常发出“sih—mo—kuai”的叫声,连鸣不已。将繁殖时,雌雄均发出“killy—killy”的鸣声,快结束时则改为“ke-put—kwai”,雄鸟先叫,雌马答以“qwee—qui,qwee—qui”继而为“killy—killy”,和雄的相同(郑作新等,1978)。在林中草丛里穿梭时发出轻微的“Sha!Sha!”之声,晚间上树时发出“Pu!Pu!”的振翅响声(汤泽生等,1960)。 性杂食,以各种植物种子、嫩芽、嫩叶、果实、谷粒和其它农作物以及昆虫、蠕虫等为食。吴至康等(1986)剖检6个鸟胃,其中4个胃中均为豆科植物种子,另2胃内为杂草种子并杂有小石子。李桂垣等(1985)记载:剖检16个鸟胃,6胃中兼有植物和小虫,另10个胃中全为果实或种子。 繁殖期3—8月,在此期间,雄鸟间常有争斗现象。巢营于灌丛、草丛、树林或竹林下的地面凹陷处,每窝卵数7—12枚或更多(郑作新等,1978)。汤泽生等(1960)则报道每窝产卵3—6枚。卵呈乳脂色以至淡褐色、淡黄色或污黄色,部分或全部具棕色细点和非常浅淡的灰色斑(郑作新等,1978)。李桂垣等(1985)曾于6月24日在四川采得一窝5卵。卵呈椭圆形,土黄色,均匀地布以褐黄色斑。4枚卵重分别为l3,12,12.5,12.7g,大小(5枚)为:34×27,31×26,33×26.5,33.2×26.2,31.5×25mm。 对灰胸竹鸡的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灰胸竹鸡与棕胸竹鸡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都相同,2n = 78。1号和2号为最大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3,5,7,9,10至38号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4和6号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8号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亦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卢汰春等,1991)。 竹鸡肉嫩味美,活鸟可供饲养观赏,但在云南省数量稀少,经济价值不大。 栖息地高度约海拔76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