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山鹧鸪

拉丁名: Arborophila torqueola batemani(Ogilvie--Grant)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山鹧鸪属

特征描述: 体形大小与鹧鸪相似;体长290mm左右。雄鸟额、头顶和后颈深栗色,上体自背至尾橄榄褐色,具黑斑;翅上覆羽具大形栗色和黑色块斑;颏、喉黑而缀白纹;胸烟灰色,前颈与胸间具一白色环带,腹白。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棕,头顶无栗色而为褐色,颏、喉栗棕,杂以黑斑;喉、胸间有一栗色宽带;胸橄榄棕色,具黑斑。

亚种分布: 共4个亚种,我国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雄鸟头顶栗色,胸灰;颈侧无栗色;雌鸟头顶褐而具黑斑,胸橄榄棕色。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云南省仅记录batemani亚种。

采集地: 景东:磨刀河1964.11.6.,温卜l964.8.311,黄草岭l960.5.23.,1964.10.9—14.;龙陵小黑山1962.5.11.;腾冲大塘冷水河1960.5.14.;贡山巴坡三队l973.11.10一12.3.;泸水:姚家坪l974.2.6.,片马l974.1.14—15.。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至后颈栗色;眼先、颊及眉纹黑色;耳羽和颈侧亦沾栗色;背、尾上覆羽和尾羽暗橄榄色,上背具2—3道明显而有规则的黑褐色横斑,下背至尾羽具黑色箭形或近三角形粗斑和细狭横纹;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橄榄灰色,具栗色粗纹和黑色点斑;初级飞羽暗褐,外翈后端具淡棕色狭缘;次级飞羽黑褐,外翈具栗色宽缘,并密布黑褐色虫蠹状斑点,近羽端处转为淡棕色;颚纹白色。颏、喉和颈侧黑色而具白纹,下颈部有显著的白色领环;上胸灰,羽端沾橄榄色,胁灰色,两翈概具栗色宽缘和白色滴状羽干斑纹,腹部中央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具橄榄色横斑和白色羽端。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头顶呈橄榄褐或棕褐色,具黑色羽干纹;上体较棕,黑色横斑较宽;眉纹淡棕黄色,而非黑色,耳羽橄榄褐,而非栗色。颏、喉棕栗色而具黑斑,下颈部具栗色颈环;胸橄榄棕色,具黑色横斑;腹多缀以棕色,余部与雄鸟相似。 虹膜红褐色,眼周裸露部分朱红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橄榄褐色。

分布: 新平(王紫江等,1983)、景东、永德(郑作新等,l978)、腾冲、龙陵、泸水、贡山等地,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

资料: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喜在林间空旷处的灌木丛间,或箭竹林和滑竹林中活动觅食,常见成对或三五只结成小群,有时可见一只成鸟带领几只幼鸟一起活动。性机警,受惊后立即迅速奔跑躲藏于竹林、灌丛或草丛中。危急时常作短距离飞行,飞不远即落下,再钻入竹丛、灌丛和草丛中,很难发现。魏天昊曾在泸水县境内100平方米的林中追猎7—8只环颈山鹧鸪,击毙3只后,余者均躲藏于灌丛和草丛中,不见其起飞。据王紫江等(1983),受惊的环颈山鹧鸪藏身于灌丛等处,若5—10分钟仍不见动静,便又出来活动。因此,曾在15—20分钟内在同一地点先后猎获3只。 环颈山鹧鸪的鸣声响亮而清晰,近似振弦之音的“吱一吱”双声。这种叫声主要出现在繁殖期的早晨和黄昏(Ali & Ripley,1987)。觅食时则发出似家鸡的“咯、咯、咯……”的拉长音(郑作新等,1978)。 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面上刨食,食物主要为果实、幼虫、甲壳虫和大叶蝉等。剖验4胃、发现核果、浆果等果实(3次),鳞翅目幼虫(1次),鞘翅目昆虫(2次),大叶蝉(1次);植物性食物占80%;动物性食物占20%。 繁殖期为4—7月间,在低海拔地区较早,高海拔地区则稍晚。巢营于森林下垫有草或树叶的低洼处。巢呈深杯状,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郑作新等,1978)。 环颈山鹧鸪是滇西高黎贡山和临沧大雪山地区的主要猎禽,肉质细嫩,十分鲜美。 栖息地高度海拔1750—26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