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鹁

拉丁名: 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鹑属

特征描述: 体形似雏鸡,翅长不及l20mm,尾羽10—12枚。尾短;翅长而尖。第1或2枚初级飞羽最长;上体棕色杂以黑斑,并具浅黄色羽干纹;腹灰白或棕白色;雄鸟颏、喉赤褐色,喉部中央常具黑褐色锚状纹;

亚种分布: 鹌鹑共7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双翅较长84♂♂l04.8(99—114)mm;50♀♀l06.5(101—112)mm;颏部和喉部羽毛在冬时不变长,羽端不变尖;繁殖于新疆西部至东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云南记录的为japonica亚种,双翅较短22♂♂96(90—105)mm;5♀♀96.3(90—101)mm;颏喉部羽毛在冬时变长,羽端变尖。

采集地: 丽江玉湖乡l956.10.17.;河口l961.4.24.;勐腊勐仑l960.2.6.;中甸小中甸1981.8.16.。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至后颈黑褐色,具栗黄色羽端;中央具一窄的黄白色纵纹;眼先、眼周和颊部赤褐色,耳羽近栗褐色;眉纹白色,从前额向后伸达颈部;上背浅黄褐色,具黄白色羽干纹,羽干纹外侧围以黑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杂以细窄的赤褐色横斑,部分羽具粗大而明显的浅黄色矛状羽干纹。肩羽与背相似;翅上覆羽大都淡橄榄褐,杂以浅黄褐色横斑;飞羽暗褐色,第l枚初级飞羽外翈边缘淡黄色,其余初级飞羽的外翈和次级飞羽具黄褐色横斑。颏、喉和前颈赤褐色;颏、喉中央具一黑褐色锚状斑;上胸浅黄沾栗色,羽干纹近白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灰白沾棕;胸侧和两胁栗褐,杂以黑斑,并具较宽的白色羽干纹。尾羽黑褐色,具浅棕黄色横斑。 雌性成鸟(冬羽):背部羽色与雄鸟相似,但略浅淡,黑褐色较少,各羽的羽端或多或少缀以灰色。颏、喉羽片变长,羽端变尖,呈灰白色,中央具一不明显的褐色锚状纹,锚状纹两侧翘起部分转为黑褐色并伸达耳区;前颈与上胸交界处具浅栗黄色领圈;胸灰白沾棕,腹灰白,两胁褐色较多。 雌性成鸟(夏羽):羽色与雄性成鸟相似,但上体黑褐色较少,而棕黄色较多;颏、喉浅黄,胸具左右并列的黑褐色斑点。 虹膜红褐色;嘴铅灰色;跗蹠黄色。

分布: 昆明、昭通、永善、寻甸、丽江、蒙自、金平、河口、景洪、勐腊、盈江、中甸等地,冬候鸟和旅鸟。省外在东北北部、中部、西南部以及北京、山东泰山等地为繁殖鸟;东北南部和西南部朝阳、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青海等地,旅鸟;华北南部,西至四川西北部及西南部,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岛,东达沿海各省,旅鸟,冬候鸟;台湾,留鸟,冬时更多。国外在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等地繁殖。在亚洲南部的印度支那等国越冬。

资料: 在山地或平原地带耕地周围的草丛、灌丛、草地以及山坡耕作地的作物丛生处栖息和觅食。单个或成对活动。秋季迁徙时,多在夜间集群迁飞。受惊时,一般不起飞,多在草灌丛中隐蔽,当人走到跟前时,快速飞起短距离后,又落下隐藏于草灌丛中。 常在草地或农田中觅食草籽、豆类、谷粒、浆果、幼芽和嫩叶等植物性食物,也吃鳞翅目幼虫、蛴螬等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 栖息地高度海拔1 60—30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