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鹧鸪

拉丁名: Francolinus pintadeanus(Scopoli)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鹧鸪属

特征描述: 体形较小,翅长130—150mm;头顶黑褐色,围以黄褐色。体羽大都黑色,满布卵圆形白色点斑,下体白斑较大。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新平1976.12.30.;景东:螃蟹箐l957.5.8.,林街l964.7.22—27.,灰窑l957.5.12.;耿马勐撒l964.5.1.;石屏牛街l985.6.15.;河口南溪l961.4.30.;勐海l960.2.26.;潞西:城郊1962.4.27.,遮放1962.4.2—3.,三台山1962.4.19.;梁河l966.4.2.;盈江:城郊1960.5.22.,芒线l965.4.26.,大南俄1965.4.23.。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枕黑褐色,羽缘棕黄色,四周围以黄栗色;眉纹黑色,从鼻孔后缘向后绕眼周至颈侧;颚纹亦黑色;眼先、颊部、耳羽和颏、喉白色。后颈、上背和胸、腹黑色,满布对称排列的白色椭圆形点斑;上背羽具栗红色羽端;胸、腹白色圆形点斑向后逐渐扩大,最后两侧白斑几乎愈合;腹部和两胁的白斑渲染黄褐色。下背、腰至尾上覆羽亦黑色,具白色纤细的波状横斑,尾上覆羽沾棕色;尾羽黑色,中央尾羽具棕白色纤细横斑,外侧尾羽仅外翈基部具棕白色横斑。肩羽棕栗色;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杂以棕白色点斑或横斑。腹部中央浅棕,呈绒羽状;尾下覆羽棕栗色,较短的尾下覆羽杂以黑色横斑。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较暗,白斑多染棕色,眼纹和颚纹常断续而不连贯;颊纹沾棕;肩羽亦黑褐色,仅末端呈暗栗褐色;尾下覆羽纯栗黄色,无黑色横斑。 雌性幼鸟:据l985年6月15日采自石屏牛街标本描述。羽色与雌性成鸟近似,但较暗淡,眼纹和颚纹不明显,头侧呈浅棕白色;体羽的白色点斑不甚明显,多呈横斑状,并渲染浅棕黄色;肩羽末端无暗栗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橙黄色。

分布: 昆明、新平、元江、景东、思茅、墨江、耿马、河口、绿春、石屏、弥勒、个旧、蒙自、勐海、元谋等地,留鸟。省外见于四川德昌、贵州南部、广西、广东、海南岛、福建南部至西北部、北抵安徽黄山、浙江等地,偶见于山东烟台。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及中南半岛。

资料: 鹧鸪通常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在坝区边缘低山山坡的稀树草丛、灌木丛中活动,清晨和日暮时常到山坡耕地中觅食,夜间栖于草丛中,每夜更换位置。常见单个或成对活动。雄鸟善鸣叫,尤其在春天繁殖季节,鸣声响亮而频繁。在黎明时,雄鸟栖止在较高的山岩或树桩上鸣叫。鸣声似“jin—ga,ga”,故滇南地区俗称为“金嘎嘎”。杂食性,嗜食昆虫和果实,亦采食嫩叶和青草、种子等。秋收后,则常到农田啄食遗落的谷类。剖验l4胃,内有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果实2次,槐树果1次,花生l次,豆类l次,草籽及叶片6次,蚂蚁及蚁卵8次,蜘蛛l次,甲虫及其它昆虫3次。植物性食物占44.8%;动物性食物占55.2%。 3—4月交配,再经5—6周后才筑巢,巢营于草窝内或矮树丛下,比较粗糙,用干草、落叶和残羽等筑造。每窝产3—5枚卵,有时多达7—8枚。卵梨形,呈乳黄以至黄褐色;卵的大小为37×30mm(郑作新等,1978)。 鹧鸪是滇西和滇南的主要狩猎鸟类之一。肉质细嫩,味鲜美,可称野禽中的佳品。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记载:“南人专以炙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猎人常利用雄鸟好斗占区的习性,以饲养的雄鸟作诱子,把诱子关在笼中,置于山坡草丛,周围布以网套。当诱子呜叫时,野生鹧鸪雄鸟为了占领巢区,跑来与诱子相斗而被网扣套捕。 栖息地高度海拔160—145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