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鹑

拉丁名: Tetraophasis obscurus szechenyii Madarcisz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雉鹑属

特征描述: 上体大都褐色,翅具浅色端斑。颏、喉和前颈黄栗色或红栗色;尾下覆羽红栗色,端部白色;胸、腹灰褐,胸部羽干纹黑色,腹羽则杂浅黄和棕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雉鹑共2个亚种,仅分布于我国,属我国特有种。指名亚种:喉暗红栗色;胸部底色大都淡灰,腹部中央杂以棕白色,有时有栗色。分布于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和西北部,四川北部及中部。云南标本属szechenyii亚种:喉棕黄色;胸部底色大都暗灰;腹和两胁大都栗色。

采集地: 丽江玉湖乡l956.10.24.。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及颊部深灰褐色,头顶羽干纹和羽端暗褐色;颈和上背棕褐,下背、腰灰色;尾上覆羽浅灰褐并杂以浅褐色点斑,较长的尾上覆羽近端处具黑褐色中央纵纹和浅灰色波状斑纹及羽端;中央尾羽灰褐布以黑褐色波形斑纹,羽端白色,外侧尾羽基部灰褐,近端暗褐,并具宽阔的白色羽端。初级飞羽暗褐色,次级飞羽和翅上覆羽亦暗褐色,羽端浅棕白,翅上覆羽羽端或多或少渲染灰色。颏、喉棕黄;胸部褐灰色,杂以黑褐色羽干纹,羽端中央缀以黑色点斑;腹部至覆腿羽棕黄,并具棕栗色和灰色块斑;两胁灰褐杂以棕黄色和栗色;尾下覆羽栗色,羽端白色。两性相似,但雌鸟跗蹠无距。 虹膜栗色;嘴黑色;跗蹠褐色。

分布: 丽江、德钦、中甸、丽江、澜沧江和金沙江间山脉(Rothschild,1926),留鸟。省外分布于四川康定、白玉、理塘、巴塘,西藏芒康、江达、察隅、类乌齐、米林,青海玉树、斑玛、囊谦等地。

资料: 雉鹑栖息于海拔3500m以上的松、杉、柏等针叶林、栎林、竹林和杜鹃林中,尤其喜欢在杜鹃灌丛中活动。善于在地面上奔走,而不善于飞行,飞行距离仅几米至几十米。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亦见3—5只结群活动于林中。活动时常发出鸣叫,初为一只,接着群鸡齐鸣,叫声宏亮而噪杂,数里之外仍清晰听到。通常只在早晨和傍晚鸣叫,但当有雾和雨来临之前,白天也会发出鸣叫。雉鹑胆小怕人,不易接近。 食物主要以根、茎、叶和花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亦取食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嗜食块状草根。郑作新等(1978)在四川康定采一标本,胃内食物全为野生果实。李德浩等(1965)在青海玉树地区剖验4胃,检得双翅目昆虫蛹一次,其余均为蕨类和草根。 卢汰春等(1988)的观察结果表明:雉鹑不但营地面巢,也在树上营巢。地面巢营于小柳丛的地面上,巢深70mm,宽220mm,长240mm,树上巢筑在距地面1.9m的杜鹃树权上,巢呈杯状,由细树枝堆积而成,内垫以苔藓。每窝产卵2—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白而微染红色,缀以棕褐色斑点。卵重23.5(23.0—24.0)g,大小为49.2(44.0—53)×34.0(32.0—35.0)mm。 孵化全由雌鸟承担,未见雄鸟在周围活动,亦未见双亲一起觅食。对三巢的观察,孵化率分别为l00%,l00%和85.6%。初生幼雏,嘴黑褐色,虹膜栗色,脚黄褐色,全身披以绒羽。头顶、颈上部栗色,头侧各具一条淡黄色纵纹。下体除喉部污白,余均为浅灰褐。3只雏鸟量度:体重23.0(21.0—25.0)g,全长108.7(96.0—125.0)、嘴峰9.6(9.0—10.0)、翅长53.3(50.0—55.0)、尾26.3(25.0—28.0),跗蹠25.7(24.0—28.0)mm(卢汰春等,1991)。卢汰春(1991)对3只幼雏进行人工饲养实验,用水浸泡过的大米,每2个小时填喂一次,喂养5天后,自己已能取食。经1周训练之后,已能听懂呼叫的口哨声,并可跑到人们跟前。 雉鹑为我国特产鸟类,肉质细腻,味鲜美,是难得的山珍。但在云南的分布区较小,数量稀少,经济意义不大。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3500—40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西南山地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