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Tetrastes sewerzowi secunda Riley
目: 鸡形目
科: 松鸡科
属: 榛鸡属
特征描述: 体形中等,比家鸽略大。雄鸟上体栗色,具明显的黑色横斑。颏、喉黑色围以白色周边;胸栗色向后转为白色,均具黑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具白色狭横斑和次端斑。跗蹠仅局部被羽。雌鸟似雄鸟,但羽色较暗,不如雄鸟艳丽;颏、喉淡棕黄,而非黑色。
亚种分布: 斑尾榛鸡是我国特有种,有2个亚种,均仅见于我国。指名亚种:头顶栗色较淡;背和腰黑色横斑模糊不清;肩羽和翼上覆羽末端处的白纹不显或缺如;腹部黑斑较窄;分布于甘肃西北部和南部山地,青海祁连和斑玛、四川平武等地,留鸟。云南省的斑尾榛鸡为secunda亚种:头顶栗色较浓,背和腰部黑色横斑明显,肩羽和翼上覆羽的末端均具显著白纹;腹部黑斑较宽。
采集地: 中甸格咱1980.9.10一19.;l981.4.11—18.(徐延恭,l983)。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鼻孔被黑色羽;头顶和枕部栗色,略杂黑色点斑;眼后具一条散布黑点的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耳羽深栗色;眼下有一条从额经眼先至颈侧,并在喉的后部相接的白色纵纹;背、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具显著而有规则的黑色横斑以及浅灰色羽端;中央一对尾羽栗棕色,杂以黑色虫蠹状细斑,并具7—8条黑色和灰白色相间的横斑;外侧尾羽黑褐,具狭形白色横斑和羽端。翅上覆羽棕褐或栗褐色,杂以黑色虫蠹状细斑和块斑,并具白色羽干纹;初级飞羽暗褐,外翈和先端具棕色点斑;次级飞羽亦暗褐,外翈和先端杂以棕色边缘,内侧次级飞羽外翈有淡棕色横斑。颏、喉黑色,围以白色纵纹;前胸、两胁浅栗,杂黑色横斑,羽端近白,胸羽羽干纹白色;后胸和腹呈黑、白相间的横斑状;尾下覆羽浅棕栗,具宽阔的白色羽端和狭窄的黑色次端斑。 雌性成鸟:鼻孔被淡栗棕色羽,杂以黑斑;头顶和枕栗棕,具黑色斑;眼后纹浅黄缀以白色。颏、喉浅棕黄杂以黑褐色斑纹,周围白色不明显;其余部分与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暗。 虹膜褐色;嘴黑褐;脚角黄色。
分布: 仅采于中甸,留鸟。省外见于四川木里、康定、白玉、巴塘、德格、马尔康、松潘、西藏东部热曲河谷、芒康、类乌齐等地。
资料: 斑尾榛鸡通常栖息在海拔3000m左右的云杉林、混交林和灌丛中。秋季和冬季在海拔较低的混交林和灌丛中活动,夜晚仍回到杉林中树栖过夜。春季随雪线的消退,再逐渐向云杉林内迁移。特别喜欢在林下的杜鹃灌丛(俗称羊角林)中活动,因此有“羊角鸡”之称。性喜结群,夏末至翌年早春常结成10只左右,最多可达20只的群体。 斑尾榛鸡很少呜叫,觅食时发出“gir,gir,gir...”的叫声以保持联系;雏鸟在被冲散后,亲鸟常发出“dir,dir,dir….”的叫声以呼唤雏鸟。在发现异常时则发出似“gu,gu,gu…”的警戒叫声(王香亭等,1987)。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剖验1胃,胃内均为豆科植物叶片及草籽。据王香亭等(1987),冬春季食物主要为柳、桦的鳞芽,5月以后则主食其叶;夏季除食柳、桦芽、叶外,还佐以小蘖、忍冬、枸子的花和嫩叶;秋季主要在地面啄食蓼的花序和问刺的嫩枝梢;晚秋和未降雪前几乎全以云杉种子为食。夏季也取食鳞翅目幼虫和鞘翅目甲虫。 繁殖期在5—7月中旬。5月上旬配对结束,越冬群开始解体,雌雄鸟开始成对活动,并占领巢区和选择巢址筑巢。雄鸟发情时尾羽展开如扇,羽冠和颈冠耸起,两翅耷拉几乎触地面,围绕雌鸟前后跑动,待机从侧后方踏背交配,其行为与家鸡相似。繁殖期内进行多次这样的交配。巢主要营在海拔2700—2750m的云杉苔藓林或云杉、圆柏混交林中的地面上,巢外壁由云杉细枝或杂草叶、茎组成;内垫以苔藓、羽毛、绒羽、树叶或腐木屑。5巢外径平均为17.5cm,内径15.2cm,巢深9.3cm,巢高13.7cm。每窝5—8枚卵。卵椭圆,淡棕沾粉色,具红棕色点斑或块斑,个别卵缀栗色斑,均匀地分布于卵壳表面或较集中于钝端。8枚卵平均重22.5g,平均大小为43.8(43—45)×31.5(30—32.3)mm。孵化期一般25天,个别可延至28天。初雏重15g。食物主要为蚁卵、小甲虫和少许柔嫩植物叶芽。幼鸟会飞以后的食性与成鸟相同(王香亭等,1987)。据《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三卷鸟类》记载,采自四川平武一巢,卵5枚,呈棕白色,具棕褐和赭色斑杂。卵椭圆形,大小分别为48×34.5,49×34.5,48×34.5,48×34mm,与王香亭等(1987)的观察略有差异。对斑尾榛鸡卵蛋白电泳分析显示6个峰,从正极到负极顺次为预白朊、卵白朊、卵类粘朊、球朊、伴白朊和卵巨球朊(卢汰春等,1991)。 主要天敌有大嘴乌鸦、苍鹰、大鵟、香鼬、狐等,大嘴乌鸦主要窃食斑尾榛鸡的卵。苍鹰、大鵟、香鼬和狐猎捕成鸟和幼鸟。白尾鹞、燕隼、红脚隼也偶尔啄食斑尾榛鸡的卵并袭击幼鸟。体内寄生虫仅发现绦虫。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3200—38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