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Macropygia unchall tusalia(Blyth)
目: 鸽形目
科: 鸠鸽科
属: 鹃鸠属
特征描述: 尾羽较长(49♂185--200mm);上体黑褐,密布暗栗色波形细横斑;雄鸟头、颈、胸闪紫铜色光泽,下体余部淡棕黄。雌鸟下体则缺少紫铜色光泽,密布黑褐色细横斑。
亚种分布: 斑尾鹃鸠有3亚种,其中2亚种分布于国内。两者的区别在于:tusalia亚种体形较大,雄鸟翅长l77--203mm,后颈的金属绿紫色部分较大,胸部棕红而渲浓紫色;minor亚种体形较小,雄鸟翅长166--184mm,后颈的金属绿紫色部分较小,胸部紫色较淡。云南仅有tusalia亚种。
采集地: 文山平坝么店1961.6.25—27.;勐腊:曼帕1959.5.4.,l960.2.19., 曼粉l982.4.27.,普阁l960.3.11.。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眼先、颏、喉皮黄至淡皮黄色;头顶、后颈和胸部及颈侧均紫铜色并闪绿色光泽;上背至尾上覆羽均黑褐而杂暗栗色细狭横斑;两翅中、小覆羽及最内侧数枚次级飞羽与背同色;两翅余部暗褐,第2、3、4枚初级飞羽外翈具黄白色狭缘;外侧尾羽暗灰而具黑色次端斑。胸部紫铜色,闪绿色光泽,各羽具黑色次端斑,下胸的紫铜色渐淡;腹部淡棕白;尾下覆羽渲染较多的棕色。 雌性成鸟:上体金属羽色稍淡;下体胸部紫铜色不显,胸至尾下覆羽皆密布黑褐色细横斑。 虹膜蓝色,外圈粉红;嘴黑;跗蹠和趾暗紫红色,爪角褐色。
分布: 文山、勐腊、盈江、沧源等地,留鸟。省外分布于四川西部。国外自克什米尔到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尼泊尔向东南至印度尼西亚。
资料: 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内,多3—5只结群活动。食物多为各种野果,也吃少量稻谷、草子。繁殖情况不详。 栖息地高度海拔600--14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