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绿鸠

拉丁名: Treron sphenura sphenura(Vigors)

目: 鸽形目

科: 鸠鸽科

属: 绿鸠属

特征描述: 尾呈楔形,最外侧两对尾羽具黑色次端斑;第3枚初级飞羽内翈无凹处;雄鸟背及翅上有暗栗色羽区;前头和胸沾橙棕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背及翅上无暗栗色羽区,前头和胸为黄绿色。

亚种分布: 楔尾绿鸠有5个亚种(Peters,1961)或7个亚种(Howard & Moore,1984),而郑作新等(1991)则认为全世界仅两亚种。因此,国内原录的两亚种,即指名亚种和yunnanensis亚种(郑作新,l976),被认为是同物异名,故中国只有指名亚种。

采集地: 昆明花红洞l977.5.4.;新平者龙l977.10.9.;景东:城郊1957.,黄草岭l960.5.26—31.,磨刀河l964.11.3.;龙陵小黑山1962.5.11.;富宁剥隘1961.7.16.;石平龙朋l985.6.18.;河口大围山1971.5.16.;勐腊l960.5.27.;潞西三台山1962.4.20.;泸水片马l974.1.13—19.;贡山巴坡l973.6.6—8.,1990.11.2.。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枕、后颈黄绿色,头顶沾棕橙色;背、肩和大覆羽的部分由绿转灰;上背、肩部渲染栗红色;由下背至尾羽暗绿至橄榄绿,外侧尾羽转为灰绿至灰黑色,最外侧两对有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狭窄的灰端;大覆羽中部及中、小覆羽暗栗红色,在翅上形成鲜明的块斑;初级覆羽及飞羽黑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外侧几枚的外翈近端处具黄色狭缘;下体亮绿黄色,胸部呈稍沾绿的橙黄色;腋羽灰色;体侧、覆腿羽及尾下覆羽绿黑色,具黄色羽端或外缘;长的尾下覆羽有宽阔的黄色或棕白色边缘。 雌性成鸟:上体绿色较雄鸟暗郁,且以暗绿色代替雄鸟的栗色;头顶和胸部以淡绿黄色代替雄鸟的橙色。 虹膜外圈红色,内圈蓝色,眼周裸部浅蓝;嘴端灰沾橙色,基部浅蓝;脚珊瑚红色。

分布: 昆明、大关、新平、景东、腾冲、龙陵、丽江、富宁、石屏、河口、勐腊、潞西、泸水、贡山,留鸟。国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中部,西藏南部察隅、墨脱、聂拉木、广西北部、湖北神农架。国外分布自印度北部,中南半岛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及龙目岛。

资料: 楔尾绿鸠多单个、成对或数只集群活动于山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早晨常见在有野果的大树上采食。鸣声低沉悦耳,似“ke—gu—gu”。剖检6月所采的3只鸟胃,胃内含物有山樱桃及黄泡果。在昆明地区楔尾绿鸠每年4月出现,l0一11月消失,这是逐食物漂泊或定期迁徙尚不清楚。繁殖期约始于4月。l986年7月14日在昆明市西山区谷律乡采到一巢,巢位于山箐中稻田旁的棠梨树上,其周围有些稀疏灌丛。巢距地面2.5m,为一简单平台,由,云南油杉细树枝、细藤等搭成,外径240mm,内径42mm,高55mm。巢内有2枚卵,白色无斑,一枚6.5g,卵径28×21.5mm;另一枚7.5g,29×22mm。一枚卵已有胚胎,另一卵已坏死,无胚胎发育。 楔尾绿鸠羽色鲜艳悦目,肉味鲜美,可供观赏和食用。 栖息地高度海拔100--26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