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隼鵰

拉丁名: Aquda kienerii formosus (Stresemann)

目: 隼形目

科: 鹰科

属: 鵰属

特征描述: 体形与小鵰相似,翅长♂380,♂♂405--433mm(Ali & Ripley,1968)。上体黑色,头顶部具长形羽冠。颏、喉至上胸白色;下体余部棕栗色。跗蹠被羽至趾基。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2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至印度阿萨姆及加茨、斯里兰卡等地。我国仅有formosus亚种。

采集地: 盈江那邦坝l978.1.。

形态特征: 成鸟(冬羽):前额、头顶至后颈亮黑色,头顶部具一簇长形冠羽;背、翅上覆羽,飞羽表面和尾上覆羽黑色;背羽基部和绒羽白色,常显露其外;飞羽的羽轴棕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内侧飞羽表面渲染褐色;尾羽表面暗褐色,隐现黑色横斑;颈侧黑色,喉侧沾棕;颏、喉至上胸白色;下胸、腹部至尾下覆羽,覆腿羽、跗蹠被羽和翅下覆羽均栗棕色;胸部、胁和翅下覆羽具黑色纵纹;飞羽和尾羽底面呈灰白色,具黑色横斑和较宽的黑色尖端。 虹膜暗褐色;蜡膜黄色,嘴铅灰色,尖端黑色;趾暗黄,爪黑色。

分布: 仅采于盈江,留鸟。省外分布于海南岛。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南部及马来亚、苏门答腊、爪哇和菲律宾等地。

资料: 栖息于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属热带鸟类。盈江的地理位置为北纬24.6,东经97.9,为该种鸟类迄今所发现的分布区的最北界。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280m左右。资源现状为罕见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