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Caprimulgus macrurus ambigUUS Hartert
目: 夜鹰目
科: 夜鹰科
属: 夜鹰属
特征描述: 外形与普通夜鹰较相似,但后颈具一不甚明显的锈黄色领环;雄鸟的最外侧两对尾羽具大型白色端斑;雌鸟最外侧两对尾羽具散布暗褐色斑点的棕黄色端斑。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录有l8个亚种(Howard&Moore,1980)。我国录有hainanus和ambigUUS 2亚种。hainanus亚种翅上的斑点、领斑、下喉、胸及翼下覆羽等的棕色较深, 仅见于我国海南。ambiguus 亚种体羽棕色较淡。云南省仅有ambiguus亚种。
采集地: 景洪:橄榄坝1960.4.29.,大勐龙1960.1.9.;勐腊:勐仑1959.3.30.,新寨l958.5.11.,l959.4.5.,曼粉l982.4.25.,l983.6.28.;盈江芒线1965.4.6.,5.6.。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上体呈皮黄色和暗褐色相间的虫蠹斑杂状;头顶较灰白,具较宽阔的黑色纵纹;项部具一不甚明显的锈黄色项领;背部具黑色羽干纹;肩羽具较大黑斑,黑斑边缘棕黄色;翅上覆羽呈灰色、黑色和棕黄色虫蠹斑杂状,一些羽毛中央黑色,先端黄白色;飞羽暗褐,具棕黄色斑点,形成不明显的横斑,第1枚初级飞羽内翈,第2—4枚两翈中部具大的白色斑块;中央尾羽呈皮黄色与暗褐色虫蠹斑杂状,具不甚规则和明显的暗褐色横斑,外侧尾羽的黑色横斑逐渐变得明显且大;最外侧2对尾羽几为暗褐色,具细小的棕黄色横斑及宽阔的白色端斑;眼先及头侧棕黄而杂有黑纹;颏、喉及上胸棕黄而杂有细密的暗褐色虫蠹状斑纹,喉具大的白色块斑;下体余部皮黄而具暗褐色横纹。两性相似。 虹膜暗褐;嘴褐,基部黄褐;跗蹠及趾角褐。
分布: 国内仅见于云南省昆明、思茅、景洪、勐腊、蒙自、河口、腾冲、盈江等县,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及印度支那等地。
资料: 曾见活动于稀树竹林地上及山坡灌丛下。1960年1月9日曾见3 只结群在稻田及村庄附近上空觅食,并采获1只,胃内见有蟋蟀、夜蛾及鞘翅目昆虫等。剖检5月采自盈江芒线的l只鸟胃,胃内见金龟子4个及胡蜂。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650—19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