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尾沙锥

拉丁名: Capella stenura(Bonaparte)

目: 鸻形目

科: 鹬科

属: 沙锥属

特征描述: 形态与孤沙锥相似,但体形较小,翅长不及150mm,尾羽26(24)枚,外侧尾羽变狭,近端宽度约2—4mm。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昆明普吉1960.2.;澜沧l960.1.11.;西双版纳l960.1.7.;中甸小中甸l981.8.17.;维西偏天阁1956.9.20.。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和枕部黑褐,杂棕色点斑;头顶中央冠纹及眉纹浅棕黄色;颈侧和后颈棕褐色,杂黑褐色斑纹;背、腰、三级飞羽和翅上覆羽黑褐而杂棕黄波状斑纹,羽缘棕白色;肩羽外翈棕白色形成背部较醒目的两条纵纹;飞羽黑褐色,端缘浅棕白色;尾羽26枚,中央5对尾羽黑色,近端处有宽阔的栗色横斑,其后有一狭窄的黑色横斑,羽端淡棕白色;外侧4—5对尾羽变狭而短较坚硬,呈灰白色,并具黑褐色横斑。眼先黑褐色;两颊浅棕白而具褐色点斑;颏和上喉浅棕白;颈侧、下喉及胸浅棕色,满布暗褐色纵纹;翅下覆羽、两胁亦浅棕色而具暗褐色横斑;腹部中央浅棕白色;尾下覆羽淡棕,具黑褐色杂斑。两性相似。 虹膜深褐;嘴基黄褐,先端黑色;跗蹠和趾黄绿色,爪黑色。

分布: 昆明、永善、师宗、新平、澜沧、思茅、耿马、景洪、金平、河口、石屏、蒙自、勐海、盈江、维西、中甸等地,冬候鸟或旅鸟。黑龙江、内蒙、甘肃、新疆、西藏等地为旅鸟,其它南部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国外在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南迁至印度、中南半岛等地越冬。

资料: 针尾沙锥每年10月下旬至ll月上旬迁来云南。喜栖息于收获后的稻田、河流、浅滩地带的草丛及沼泽中。因羽色与周围环境的枯草酷似,故极难发现,受惊后常贴地面飞行一段距离后,又隐蔽于草丛之中。食物主要为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动物。剖检8月17日采自云南中甸小中甸l鸟胃,胃内含物为蝗虫、鞘翅目昆虫和一些无法确认的昆虫碎片。 栖息地高度海拔600--30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